當前位置: 首頁 » 工程造價 » 正文

      京津冀共建綠色生態廊道 實現區域互聯互通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1-27  

        記者從本次市“兩會”上獲悉,京津冀協同發展在生態建設方面,還將重點推進京津保森林濕地板塊、張承地區生態水源林、綠色生態廊道等項目。

        京北密云水庫、官廳水庫一帶,本市自2009年起與河北省合作,在兩水庫上游的張家口、承德地區,開展生態水源保護林建設,到去年底已完成50萬畝。到2019年底,將完成100萬畝。這100萬畝生態水源保護林,將成為一道綠色生態屏障,切實承擔起凈化水質、涵養水源的功能。

        京南,與河北省的燕郊、香河、廊坊、固安、涿州等地接壤的大興、房山等區域,在接壤城市的交界地帶,將規劃建設大片的森林、濕地,構建綠色生態隔離地區,以此有效避免城市“攤大餅”的現象。

        大興、房山、通州等區域,將加大造林力度,形成京津保地區大規模生態過渡帶。到2020年,使北京平原地區森林濕地與天津、廊坊、保定三市規劃建設的森林濕地有機連接,形成京津保地區大尺度的綠色板塊和森林濕地群。

        另外,本市還將開展永定河、北運河、大清河、潮白河沿線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到2020年,在與天津、保定比鄰的房山長溝、琉璃河,大興長子營、青云店,通州馬駒橋、張家灣、西集、漷縣及北運河通州區域,新建濕地3000公頃。

        南北拓綠的同時,京津冀三地還將構建有機統一、互通互聯的綠色生態廊道。這一廊道將肩負起構成區域良好生態環境基本框架、通風廊道及生物多樣性通道的重任。

        對貫穿本市全境并通向津冀的30余條交通干線和永定河、北運河、潮白河、拒馬河等四條重要水系,將進行綠化建設。通過加寬加厚、改造提高河道和干線道路兩側綠化帶,使交通干線兩側形成寬度在50米以上的永久綠化帶,重要水系兩岸形成寬度200米以上的永久綠化帶,并構建1000米至2000米寬的綠化控制范圍,全面提升綠色廊道生態防護林質量和景觀效果,并與津冀綠色廊道實現跨區域互聯互通,共同構建平原生態廊道骨架。

       
       
      [ 工程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工程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