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昆明市人大常委會檢查組對市政府貫徹執行《昆明市城鎮綠化條例》情況進行執法檢查。據了解,昆明將編制《昆明城市園林植物推薦名錄(2016年)》等規范,明確推薦使用和禁止使用的園林綠化植物名單。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戚永宏率檢查組實地察看了盤龍江沿岸、穿金路、一二一大街、茭菱路、丹霞路等地樹木受凍情況,及西園路、大觀公園、斗南濕地、洛龍公園等綠地建設、管護和鄉土樹種種植情況。檢查中了解到,2012年7月以來,主城建成區綠地面積從13280公頃增至16271公頃,公園綠地面積從3405公頃增至3945公頃,截至2014年底,綠地率達38.18%,綠化覆蓋率41.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0.38平方米,基本達到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綠化指標要求,今年,還將新增400公頃城市綠地。
年初,全市遭遇了近32年來強度最大、氣溫最低的一次寒潮過程,低溫寒潮持續時間長、強度大,導致全市城市綠化植物受損受凍情況嚴重,但植物屬于生命個體,其生長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凍害結束后,植物受凍情況并不能及時表現出來,需待植物開始復蘇萌發后才能最終確定存活情況。預計實際受凍數量將大于目前統計數量,尤其以小葉榕和天竺桂作為主要行道樹的道路,已基本喪失林蔭景觀效果,至少需要3年左右時間才能基本恢復。2月初開始,各級園林綠化部門開始逐步對全市受凍植物進行清理修剪,現主城共修剪喬木49772株,灌木球52662株,灌木和地被160余萬平方米。下一步,全市將結合10條重要城市道路景觀提升,做好凍害災后處置,結合植物凍害后萌發狀態及景觀效果,以10條道路為中心,逐步延伸至各區主要干道和重要區域、支次路,對受凍害園林綠化植物進行清理、修剪,逐年分步有計劃更換現有不適應、不適宜的行道樹等園林綠化樹種,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植物更換及恢復工作。同時,將認真總結2013年尤其是今年初受凍害的教訓,充分吸取經驗,編制《2016年昆明市園林綠化植物凍害調查報告》和《昆明城市園林植物推薦名錄(2016年)》等規范,明確推薦使用和禁止使用的園林綠化植物名單。
檢查組提出,今后全市要依法建綠、護綠、管綠、治綠,科學規劃,突出特色。加大力度推進生態綠化、公園、廣場、道路和單位、居住區綠化建設,積極拓展綠化空間。嚴格執法,強化管理,嚴把城市“綠線關”。對受凍害植物要合理處置,降低損失,科學制定適宜昆明的園林綠化植物名錄和技術規范。加強宣傳引導,形成合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