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工程造價 » 正文

      “活化石”植物瓦勒邁松在廬山植物園引種成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4-08  

        江西省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活化石”植物瓦勒邁松繁殖技術的研究,近日在廬山植物園取得成功。

        原產于澳大利亞的瓦勒邁松,為南洋杉科單型屬植物,與恐龍同時代,是目前地球上最古老的“活化石”植物之一,曾被認為在地球上已經消失。直到1994年,該植物在澳大利亞大藍山山脈國家公園被發現,且生存范圍非常有限。

        據介紹,瓦勒邁松不僅具有很高的園林觀賞價值,其生物應用前景也十分樂觀,研究發現與其莖和葉共生的真菌,可產生抗癌藥物紫杉醇。但由于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的影響,現存的成年樹數量已不足100棵,瓦勒邁松正面臨著極大的滅絕危險。

        為保護這一極度瀕危的珍稀植物,自2004年4月1日始,澳大利亞實行了一個由植物園擴展至商界的瓦勒邁松繁殖計劃。通過技術交流與多方溝通,2007年11月,廬山植物園從澳大利亞引種了兩株瓦勒邁松幼苗到廬山種植,使得廬山植物園成為中國內地首次引種瓦勒邁松的學術機構。

        廬山植物園為保護兩株瓦勒邁松幼苗不發生病變,曾將它們與其他植物隔離2年。2009年冬季,兩株瓦勒邁松幼苗逐漸適應了環境。如今,兩株瓦勒邁松已由原來的48厘米長至2米多高,長勢良好。

        據悉,此項研究不僅對瓦勒邁松這一孑遺植物的保護具有重要價值,更對于提高南北半球的植物馴化技術具有深遠科學意義。

       
       
      [ 工程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工程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