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澄江縣林業局獲悉,自去年底撫仙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獲國家林業局批復后,澄江縣隨即著手實施濕地保護項目和濕地恢復兩個工程,加快推進撫仙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力爭5年后通過驗收正式掛牌。
撫仙湖是珠江源頭第一大湖,是我國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湖岸線長約100.8公里,湖面面積216.6平方公里,湖容量達206.2億立方米,占全國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水質和水量為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最,生態區位十分重要。撫仙湖被列為國家水質良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試點,進入國家江河湖泊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名錄。“十二五”期間,我市對撫仙湖實施了環湖生態修復、流域截污治污、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入湖河道綜合整治等多項工程,使撫仙湖總體水質穩定保持I類水質。去年底,撫仙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獲得國家林業局的批復,成為云南省唯一一個獲2015年批準建設的137個國家濕地公園試點之一。
如何規劃建設撫仙湖國家濕地公園?澄江縣林業局局長付銘向記者介紹,按規劃,撫仙湖國家濕地公園規劃總面積達22971.65公頃,其中濕地面積有21989.7公頃,占總面積的95.73%。未來五年將按規劃建設五大功能區域,即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
據介紹,今年澄江縣已著手實施撫仙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與恢復兩個工程。濕地保護工程將對撫仙湖一級保護區的湖濱緩沖帶、入湖河口濕地加強管護,禁止對水體有污染的行為,并通過種植結構調整,推廣生態觀光農業、控制旅游污染等措施保護水系水質;將對撫仙湖湖岸采取嚴格保護和管理措施,打撈湖岸的枯枝敗葉,及時垃圾清理,控制游客數量等;將劃定鳥類棲息地保護區,加大土著魚類增殖放流、保護土著魚;將開展保護管理能力建設,設立濕地公園界碑、標示牌、防火設施和巡護設備等。濕地恢復工程將改造和提升已有河道,對河道實施打撈、清淤,修復水體,恢復水生植被和濕地生態系統結構;通過緩沖帶建設實施退田還濕地還塘還林,對已有的湖濱生態修復工程進行改造提升,增強出入湖河流水質及湖濱帶水源涵養能力,完善濕地生態系統。
據悉,撫仙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項目保護與恢復工程總投資預計1.1億元。由于濕地公園建設是一項公益性社會事業,因此建設資金主要依靠財政投入,可申請國家、省級的資金支持,吸引社會化資金投入建設。
縣林業局野生動植物濕地保護科科長余剛介紹,澄江縣正全力推進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通過建設保護撫仙湖Ⅰ類水質,確保珠江源頭水生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