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工程造價 » 正文

      蘇州三年內打造全國最大的濕地群城市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4-14  

        昨天,2016年第三期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管理培訓班在常熟市沙家浜風景區舉行,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副主任嚴承高說:“蘇州濕地保護的經驗可操作性強,值得向全國推廣。”

        昨天上午,在參觀了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后,嚴承高說,蘇州在全國率先實施濕地生態補償機制,這不僅是蘇州的實力,也說明蘇州高度重視濕地的保護與建設。“蘇州在濕地保護建設管理方面一向走在全國前列,尤其是蘇州專門出臺法規和文件,使濕地保護有法可依。”

        2015年是蘇州市實行生態補償政策的第六年,去年全市濕地生態補償資金總投入超過1億元。從2012年開始,蘇州市還專門立法保護濕地,并將100多萬畝水稻田納入濕地保護范圍,明確各地應確定永久性水稻種植面積和區域。既有利于生態環境,也有利于農田保護,更有利于蘇州“魚米之鄉”的歷史文化的傳承。嚴承高認為,蘇州濕地保護與建設方面實施的精細化管理,使得濕地保護工作得以向縱深推進,這一點也很值得推廣。

        自然濕地是城市重要的生態空間,蘇州從去年開始實施劃分生態濕地紅線。近年來,蘇州在重要濕地認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一般濕地認定工作,明確保護區域、劃定保護紅線。

        蘇州濕地資源豐富,境內擁有湖泊323個,總面積320萬畝,列入江蘇省濕地保護名錄的湖泊有94個,占全省總數的57%。目前,全市已認定市級以上重要濕地102個,以太湖、陽澄湖和長江濕地為核心,形成了較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目前,蘇州市濕地總面積近33.9萬公頃(不含水稻田),占蘇州市國土面積的40%。到今年底,蘇州市將建設和恢復濕地3萬畝,自然濕地保護率在50%以上。《蘇州市生態文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明確規定,三年內計劃投資557.2億元,將蘇州打造為全國最大的濕地群城市。到2020年,全市自然濕地保護率達60%。

        當天,占地200平方米、以濕地生態為課本、以志愿者為傳播載體,面向大眾進行科普教育的“沙家浜國家濕地自然學校”揭牌。

       
       
      [ 工程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工程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