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期三天的首屆亞太城市林業論壇在廣東省珠海市閉幕,論壇閉幕式上發表《首屆亞太城市林業論壇——珠海宣言》(以下簡稱“宣言”)。宣言指出,城市內部及周邊的森林和樹木是能夠讓亞太地區城市變得更加綠色、更加健康、更加幸福的核心要素,應該通過加強國際、地區、國家、當地各層級的政策支持促進城市林業法制環境的完善,特別是將城市林業規劃納入城市規劃中,減少在城市綠色與灰色基礎設施建設之間的用地沖突,建設生態一體的森林城市群。
宣言稱,2014年,全球有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長到66%;亞洲,這個世界53%城市人口的共同家園,預計在未來20年后將成為最大的城市增長地區之一;快速城市化對淡水供應、污水管理、生活環境及公眾衛生等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到2030年,發展中亞洲的政策制定者需要處理的首要環境問題將會是水資源管理、毀林和土地退化、空氣污染以及氣候變化;迫切需要能夠幫助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戰略和對策,尤其是那種使城市更加包容、安全、有彈性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與對策(SDG 11)。
宣言認為,城市及其周邊的林木,在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和直接改善人們健康和居民福祉的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城市及其周邊的林木,可提供豐富的產品、社會經濟價值和生態服務,特別是在提高環境質量、確保食品安全、緩解氣候變化、促進綠色經濟、保存自然和文化遺產、增強社會凝聚力和提供環境教育機會等方面。
為此,宣言建議通過加強宣傳、交流與公眾教育,增強公眾對城市中森林和樹木的功能及效益的認知,這反過來可以通過多元化資金源增加城市林業的資金投入。通過增加資金支持、促進知識與信息交流、列出需求優先順序,以加快地區城市林業教育和科研的發展。通過增強城市森林可達性、創造多樣的互動項目與活動,促進公眾參與和社區加入。
同時,通過創造新的城市綠地空間、優化原有城市綠地空間的功能與效益,在未來二十年內改善亞太地區的環境質量。通過保護和恢復城市之間的森林、注重鄉村和城市森林景觀建設的協調發展、建設區域性生態廊道和保護城市水源地森林,避免城市規模的無序擴大和城鄉景觀失調,建設生態一體的森林城市群。通過持續性的亞太城市林業論壇,鞏固城市林業在信息共享、知識交流、資源調動的地區網絡體系,并進一步開展地區性合作。
據了解,本次會議是聯合國糧農組織首次在針對亞太地區城市林業發展舉辦的國際會議,會議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國家林業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和珠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來自澳大利亞、新加坡等17個亞太國家和地區代表,聯合國糧農組織、巴西等9個國際組織和歐美國家城市林業專家,以及國內55個單位或城市的代表參加本次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