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園區在北京延慶區正式開工建設。
園區規劃秉持“生態優先、師法自然,傳承文化、開放包容,科技智慧、時尚多元,創新辦會、永續利用”的理念,充分利用延慶區山水林田的自然格局,統籌空間布局、展館需求、交通組織、市政設施、公共景觀等因素,確立了“一心、兩軸、三帶、多片區”的園區整體結構布局。
“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園區建設正式開工!”9月29日上午,伴隨著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花卉協會會長、2019北京世園會組委會副主任委員江澤慧宣布北京世園會園區啟動建設,北京世園會園區進入了全面建設階段。據了解,這是繼4月15日世園大道開工、外圍配套工程啟動建設后,北京世園會工程建設的又一重大節點。
北京世園會園區,位于延慶新城集中建設區西部,橫跨媯河兩岸,西起西玉路,東至延康路,北起新城集中建設區邊界,南至百康路,總面積503公頃。如何最大化的保護原有的生態環境,同時又能夠打造出獨具特色、精彩紛呈、令人難忘的世園會,這也是北京世園會園區規劃的難點。
“我們運用中國傳統的疊山理水手法,拓展現有魚塘,營造湖面景觀。其間產生的土方,就近堆出山體,建設‘五谷豐登、山花爛漫’的梯田式花田景觀,傳承與展現農耕文明的生態智慧。山高25米,取名天田山。與中國館、國際館和演藝中心環媯汭湖而建,共同圍合形成園區的核心景觀。天田山的山頂建設永寧閣,作為全園的制高點和標志性建筑,起到視線焦點、統領全園的作用,登閣可南眺長城,北望海陀,俯視媯河和整個園區。永寧高閣攬勝景、天田媯汭蝶飛舞,核心景觀區將呈現出一幅立體山水畫卷。”北京世園局副局長葉大華介紹說。
目前,園區最先開展的是地形營造、場地平整和綠化工程。地形營造是核心景觀區建設的前提和基礎。設計者利用現有廢棄魚塘,營造景觀水面,與媯水河相依,形成一片連綿水澤。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北京世園會的出發點。園區綜合規劃把‘生態優先、師法自然’作為整個方案規劃的落腳點。據介紹,在規劃設計階段,設計團隊充分感受當地風土人情,尋找靈感;感受現狀地形地貌,極致利用。設計期間,多次邀請行業專業人士討論方案,出謀劃策,為的就是留住每棵樹、護好每片林、保護好每塊水土。與大自然共同繪就世園會的美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