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工程造價 » 正文

      2016中國房地產創新發展報告——園區地產篇(節選)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2-23  

        2016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全年成交規模創歷史新高,是異常熱鬧而跌宕的一年。在這一年,各大公司都在積極謀求出路,通過產品和業態創新,產業創新,以及商業模式和管理創新等方式,探索新的更長久的利潤增長引擎。

        在房地產行業進入跨界融合、創新發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創新存量、尋求增量,成為了行業轉型的關鍵。從數據來看,競爭格局已加速向規模化轉變,其中恒大、萬科、碧桂園寡頭壟斷特征加劇,3家房企市場份額已近10%。同時,行業競爭模式不斷升級,面對越加激烈的挑戰,各大企業更注重價值創造能力的提升以保障持續發展,并進一步推動了房地產產品和業態的創新,以及房地產產業向周邊產業創新性發展,產業間的邊界在融合。此外,互聯網+與新技術的應用,成為了各業態商業模式和管理創新的主要手段,助推了整個房地產產業的升級和轉型。

        中國房地產行業創新業態已進入快速發展期,一方面儲備項目持續增加,為未來發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人員結構不斷優化,助力行業服務升級。中國房地產行業創新業務需把握市場“窗口”機會,加速發展的同時,注重管理效率提升、服務能力建設。

        本文節選自由全經聯編寫的《2016中國房地產創新發展報告——園區地產篇》,了解更多房地產最新發展趨勢,歡迎關注2017年3月11-12日的“首屆中國房地產創新趨勢報告會”。

        一、2016年園區地產發展現狀

        (一)2016年園區市場總體概述

        2016年,是產業地產倍受青睞、萬馬奔騰的一年。

        2016年,受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及特色小鎮等系列政策的影響,產業地產成為最受關注的地產細分領域。除傳統的產業地產商加速擴張外,眾多的傳統地產商、制造業企業和資本市場加速進入產業地產。綠地、保利、萬科、富力、碧桂園、招商等一線房企紛紛加入戰團。地方政府與房企的投資熱情下,產業園區數量呈飆升之態。這些產業園區規模、體量不等,既有像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這種專門的特殊經濟管理區域,也包括大量園中園,甚至樓宇園,這些園區成為承載產業發展的空間載體,為區域經濟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傳統地產商轉型產業地產,一方面,由于國內經濟已進入“新常態”、產業結構面臨調整升級,產業地產不管是從政府還是企業方面,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另一方面,傳統房地產市場供過于求、企業整體利潤下降、增長乏力,特別是調控政策的持續升級,進一步壓縮了住宅地產發展空間,加上“互聯網+”與“創新創業”的浪潮來襲,產業地產正成為傳統房地產企業逐利的新戰場。作為住宅地產商轉型園區地產的代表,萬科曾明確表示,公司未來將在住宅和傳統商辦地產之外,積極拓展產業地產等業務。保利地產也在今年7月中旬揮師產業地產,并正式啟動全球招商。碧桂園則憑借科技小鎮全面進軍產業地產,已有三個科技小鎮項目啟動,并計劃五年內安排不少于1000億元的投入,在深圳周邊建設10個有差異化的科技小鎮,并實現模式輸出。

        制造業企業進入產業地產原因更為復雜。主營業務利潤萎縮是制造業企業進入產業地產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制造企業進入產業地產可以與自身產業形成協同效應,促進創新產業發展。同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制造業企業前期積累了大量工業用地,通過開發產業地產可以提升土地價值和更新。

        制造業的這種需求,形成了傳統房地產企業與產業地產商進行聯營的趨勢,包括首開聯手億達集團、中集集團聯手碧桂園、泰禾與深圳龍崗區合作等,也有一些制造業企業利用旗下房地產企業消化存量工業用地,如中鐵集團。

       
       
      [ 工程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工程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