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工程造價 » 正文

      昆明安寧:滇中產業高地 現代花園城市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6-02  

        在玉泉山麓,螳螂川畔的蔥綠茂盛林木中,泡一個品質尚好的天然地下溫泉,洗塵洗心。

        離昆明市區28公里的安寧市,一直是昆明人周末休閑的首選之地。

        這里不僅有發現于東漢初年、備受徐霞客贊譽的“天下第一湯”、珍珠泉,還有歷史悠久的曹溪寺、摩巖石刻、法華寺石窟,以及充滿禪意卻又保有農耕文化的石江書院。

        這里一年四季鮮花盛開。春天,金燦燦的油菜花為滇池唯一的出口螳螂川帶來了一江春色;夏天,鮮艷艷的萬畝玫瑰吸引開啟每個人芬芳生活之旅。

        近年來,結合現代新昆明建設、滇中新區開發等發展大勢,高點定位、高位起步的安寧,以超前的眼光規劃了“一園一港六基地”產業發展,實施了太平新城、溫泉旅游小鎮、職教基地、舊城更新改造等一系列城市開發建設,推動了中石油云南煉油項目等一大批重點產業建設,為安寧長遠發展、持續發展、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獲得了全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百強縣(市)等一系列稱號。

        民生為上發展為民

        今年,是安寧撤縣設市的第21個年頭。

        安寧是一個傳統工業城市,在轉型提升、蓄勢突圍的過程中,經歷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階段,處理好“趕超”與“轉型”、“興產”與“建城”、“建設”與“保護”、“提優”與“補短”的關系,安寧市委市政府以開放的氣魄、攻堅克難的責任,砥礪奮進、破浪前行,推動了全市綜合實力快速提升。

        一組數據展現了民生為上、發展為民鮮明宗旨:

        5年來,安寧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95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00美元大關;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58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77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67倍和2倍;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995億元;招商引資累計到位內資近680億元、外資超過2.5億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程度超過90%。

        5年來,累計完成重點基礎設施280多項,新增公路70公里,新增水庫庫容1300多萬立方米;建成集中居住區12個,各類保障性住房23454套;完成新農村建設項目近1500項。建成區面積達32.89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73.49%。

        5年來,全市新建污水處理廠7個,配套建成管網130多公里,完成河道治理近30公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下降,萬元GDP能耗累計下降20%;城市新增綠地超過500萬平方米,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1.21%。經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安寧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三塊“國字號”招牌。

        5年來,累計投入民生和社會事業領域資金超過140億元,城鄉醫療、教育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基本全覆蓋;文化、科技、雙擁、老齡、“和諧社區”建設等工作全省領先;“平安安寧”“法治安寧”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雙重機遇雙重支撐帶來眾多機會

        昆明滇中新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安寧既是新區開發建設的首要核心區,也是昆明市的重要輔城之一,催生政策、項目、資金等加快向安寧匯集,安寧發展的動力更加強勁。未來5年,既是安寧的重要黃金發展期,也是安寧產業轉型的攻堅期。

        目前,重點培育的新重化、新制造、新物流、新旅游及大健康“四大產業”,將使安寧的產業新城建設邁上新臺階。

        為打造“新重化”品牌,安寧將高水平規劃國家級石化產業園區,構建以中石油云南石化公司為主干、云天化集團石化公司為主力、中小型企業為支點的閉合產業鏈;做大冶金鋼鐵產業,支持鋼鐵企業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提升產業能級;做精磷化工產業,清理淘汰一批低質低效的企業和產業,促進一批企業升級、重組、轉型和轉移,提升產品附加值、延伸產業鏈、發展新業態;做實鹽化工產業,推動重點企業產品精細化、品牌化,提升鹽化工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

        “新制造”將作為安寧產業發展主攻方向,啟動“千億工業、百億產業、十億企業”五年培育計劃,爭取在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智能制造、信息技術、生物制藥、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集群發展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實施產業招商“千億攻堅”計劃,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承接一批東部和昆明產業轉移,引進建成一批品牌企業、技術業態、核心項目。加快實施“互聯網+”安寧行動計劃,開展協同制造等11項重點行動,著力培育發展云計算、大數據和信息安全服務;實施“四個培育”工程計劃,支持和鼓勵中小企業做好“大配套”文章,形成一批制造業“小巨人”。

        物流業是支撐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連接實體經濟的“血脈”。安寧正規劃開發昆明南亞國際陸港,高標準推進石安、安楚物流產業帶和工業園區重點物流區建設,培育“萬畝商圈”物流新品牌,推動安寧變“物流大市”為“物流強市”。

        “含綠量”就是“含金量”

        藍天、碧水、綠地、森林、田園,安寧擁有的“奢侈品”,是安寧推進全域旅游發展工程基礎所在。

        為使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安寧已經挖掘保護和開發利用一批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并對曹溪寺、連然文廟等文物古跡、歷史建筑、名人故居實施整體提升,讓歷史文化資源“復活”起來。

        圍繞“溫泉+”系列文化旅游發展新業態,安寧以太平新城為主,正在推進玉龍灣水岸森林公園4A級景區、奧特萊斯3A級景區和圣亞海洋公園等龍頭項目建設。同時,文化旅游還與美麗鄉村相結合,打造了“溫青”、“金太”、“縣八”三條精品鄉村文化旅游線路,以此培育一批以“春城慢谷·浪漫之旅”為代表的鄉村文化旅游名片。

        此外,正在實施的溫泉片區“城旅一體化”、職教片區“城校一體化”、太平片區“城山一體化”、工業園區“城園一體化”四大行動,將推進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融合、產業集群與城市規模擴大互動、產業升級與城市轉型協同,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由此將加快形成包括溫泉、太平、青龍、草鋪、祿、縣街全域的城鎮化發展大格局。

        提高進城農民社會保障水平,共享幸福民生

        今年,基礎設施提升是安寧市的重要任務,安寧將在5年的“五網建設”中,完成投資380億元以上,形成內暢外通、高速高效、安全便捷的交通、水利、管廊、信息、能源網。

        5年內,安寧全市的路網規模不僅要達到1660公里以上,還要在配合推動昆楚城際鐵路和東西快線輕軌工程啟動建設同時,爭取進入輕軌交通時代;將以水定城、量水發展,實施“八庫兩河兩提升”水利工程建設,新增庫容2770萬立方米,讓農村飲水得到安全保障。建成一批海綿城市示范單元,啟動一批城市綜合管廊工程,促進城市供排水能力提升;啟動智慧城市建設,全面提升人性化、綠色化、智能化和網絡化水平;啟動綠色能源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建設一批加氣站、充電站和充電樁。

        城鄉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為此,安寧將集中力量建設農業發展主體功能區,構建林果、花卉、蔬菜、畜牧等為重點的高產、精細、優質、綠色、安全高原特色農業品牌。實施農民素質提升工程,鼓勵發展農村電商、民宿經濟、休閑農業等新業態。

        同時,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政策,降低農民進城成本,提高進城農民社會保障水平,引導和促進農村人口合理流動和有序轉移。調整和完善征地補償安置政策,健全被征地人員保障政策,全面實施重點產業、重大項目和重要工程“三大帶動”計劃,讓更多市民分享工業化、城市化發展成果。

        把財政兜底作為根本保障,把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作為外在動力,制定本級邊緣貧困人口劃定標準,精準實施“五個一批”脫貧攻堅計劃。建立財政資金投入農業農村領域增長機制,逐年提高財政資金對“三農”工作的支持力度。高度重視南部地區、邊遠山區發展問題,加大政策傾斜、產業。

        規劃建設100個美麗鄉村,形成一批“三清四美三宜”鄉村示范點。啟動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查缺補短”工作,抓好一批農村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讓廣大農村發展得更加美麗、更有特色、更有品位。

        “民生為上、發展為民”、“讓全市人民過上幸福的日子是安寧發展的根本”,安寧市正在以“速度與激情”,奮力推動安寧各項事業再上一個新臺階,一個滇中產業高地、現代花園城市正在崛起。

       
       
      [ 工程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工程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