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強調景觀可持續發展的今天,地被植物成為城市園林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應用價值也越來越多的被人們所認識和接受。本文通過探討地被植物的內涵,論述了園林地被植物的特征和特點,闡述了地被植物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地位,并提出地被植物的應用存在的問題,初步探討了地被植物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地被植物;園林綠化;主要特點;存在問題;發展趨勢
1 地被植物的概念
1 地被植物的概念
地被植物是指那些自然高度貼近地面的植物,但一般指有一定觀賞價值,鋪設于大面積裸露平地或坡地,或適于陰濕林下和林間隙地等各種環境覆蓋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叢生、枝葉密集的匍匐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木。它通常在喬木、灌木和草坪組成的植物景觀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植物群落中適量加入耐蔭灌木和耐蔭地被植物可組成穩定性好、外觀優美、季相豐富的多層混交群落以美化環境,更好地提高城市園林綠化的生態效益。地被植物作為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增加了綠地的綠量,提高了綠化覆蓋率,并通過豐富喬、灌、草的層次和穩定人工植物群落的生態系統,提高了在城市綠地的生態效益和景觀價值,其重要性已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
2 地被植物的主要特點
地被植物的形態特征首要是低矮。其次是擴展性強、覆蓋速度快,再者是具有觀賞性。因此,地被植物是可用、可觀的。地被植物與草坪植物一樣,均可覆蓋地面,涵養水分,同時地被植物有許多草坪植物所不具有的特點:
﹙1﹚地被植物個體小、種類繁多、品種豐富。地被植物的枝、葉、花、果富有變化,色彩萬紫千紅,季相紛繁多樣,可營造多種生態景觀。
﹙2﹚地被植物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可以在陰、陽、干、濕多種不同的環境條件下生長,彌補了喬木生長緩慢、下層空隙大的不足,在短時間內可以收到較好的觀賞效果。
﹙3﹚地被植物中的木本植物有高、低層次上的變化,而且易于造型修飾成模紋圖案。
﹙3﹚地被植物中的木本植物有高、低層次上的變化,而且易于造型修飾成模紋圖案。
﹙4﹚繁殖簡單,一次種下,多年受益,養護管理粗放,減少了人工養護的精力和節省費用。
3 地被植物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作用
地被植物是園林綠化的重要組成成分,是園林造景的重要植物材料,在提高園林綠化質量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不僅是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環境、凈化空氣、殺菌、減少大氣污染、消除二次揚塵、防止水土流失、涵養水源的有效措施之一;而且可以覆蓋地面,增加的單位面積的葉面指數,提高綠量;同時還可吸收上層喬、灌木未能吸收的太陽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此外,地被植物根系淺而龐大,能疏松表層土壤、調節地溫、增加土壤腐殖質含量,對上木生長有促進作用。
3.1 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
3.1 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
地被植物覆蓋地面后,其龐大而密集的根系層可蓄積水分,并能有效接留下滲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使水源得到凈化。而地上部分通過蒸騰作用能將土壤中的水吸取排放到空間,起到調節空氣濕度的作用。許多坡地、水庫、河岸、水溝等處,有了地被植物的覆蓋,不但能截流降落的雨水,而且能消弱暴雨落下的動力,減緩雨水流速,減少水土的流失。
3.2 滯留塵埃,過濾和清新空氣
3.2 滯留塵埃,過濾和清新空氣
許多地被植物莖葉密集交錯,葉片上又有很多絨毛,能吸附大量的漂塵和粉塵,而且由于地被植物植株低矮,刮風時也不易引起揚塵的二次污染。
3.3 凈化空氣,調節空氣平衡
3.3 凈化空氣,調節空氣平衡
地被植物是人類生態環境的清道夫和忠誠衛士,每公頃地被植物每年能從空氣中吸收同化200t以上污染物質,同時每晝夜能釋放氧氣600kg,吸收CO2氣體900多kg。以一個人每小時呼出的CO2為38g來計算,25㎡有地被植物完全覆蓋的綠地就可以將一個人一天呼出的CO2全部吸收。
3.4 減弱噪聲,保護視力
大多數地被植物的莖葉具有良好的吸聲效果,同時,綠色能緩減太陽光的反射,對減輕和消除人們眼睛的疲勞有很大好處,在公路兩旁建立草坪或地被植物的緩沖帶,能明顯降低發生車禍的幾率。
3.5 覆蓋地面,豐富園林綠地景觀
地被植物因有其自身獨特的特點,在設計綠地時,配置適當型、色、質地、高矮的地被植物,可以豐富園林綠地中的色彩和季相變化,增加園林景觀,使空間和環境資源得到更大限度的利用。地被植物選用得當,能在完善綠地生態功能、豐富園林綠化景觀效應的同時,大幅度降低常規養護費用,有效緩解提高綠化覆蓋率、增強生態環境作用和節約管理成本方面的尖銳矛盾。地被植物作為園林綠化的底色,不僅能給人們提供休息活動的場地,還能襯托出喬、灌層次的景觀、起伏的線條,多季相、多色相的立體景觀給人以美的感受。
地被植物種類豐富,是一個地區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成分,對當地的自然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不會因為氣候及土壤條件而制約其生長,也不會像外來草種那樣需要刻意為其營造適合的環境,因此引種便利,適應能力強,生存能力相對穩定,從而有利于發揮持久的生態效益。
4 地被植物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地被植物在園林中應用非常廣泛,在樹木下、溪水邊、山坡上、巖石旁、草坪上均可栽植,形成不同的生態景觀效果,其生態配置顯得尤為重要。利用地被植造景時,必須了解該地的環境因子,如光照、溫度、濕度、土壤酸堿度等,然后選擇能夠與之相適應的地被植物。根據選用的地被植物的生態習性、生長速度與長成后可達到的覆蓋面積與喬、灌、草合理搭配,使各種生物各得其所,構成和諧、穩定、能長期共存的植物群落。
4.1 整形地被
萌生性強、枝葉濃密的木本類地被植物,經整形修剪后,覆蓋地面形成各種幾何圖案,意在營造簡潔明快、熱烈的氣氛,多用于空曠地花壇邊緣、路徑地、林緣等處叢植、片植。
4.2 空曠地被
在陽光充足的場地上栽培喜光向陽的地被植物。絕大多數的一兩年生草花類和大部分宿根、球根植物、矮生灌木類都可作為空曠地地被。
4.3 林緣、疏林地被
在林緣地帶或稀疏樹叢下栽培的地被植物,意在形成喬、灌、草相結合的復層植物群落,要求具有一定的蔭蔽性,同時在陽光充足時也能生長良好,蓋地面能力強,觀賞效果佳的灌木及草本植物。
4.4 林下地被
在喬、灌木層基本郁閉的樹叢或林下種植的地被植物,在林下增加地被植物,不僅能夠保持水土,利于林木生長,同時也能突出自然群落分層結構和植物配置的自然美。這要求植物具有較強的耐蔭性。
4.5 巖山地被
即假山置石地被,覆蓋于山石表面或配置于山石、墻面等縫隙間的地被物,要求植物喜旱或耐旱、耐瘠薄,植株低矮、生長期緩慢、抗性強的多年生植物。
5 地被植物的應用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發展趨勢
5.1 存在的問題
目前國內外園林植物種植和配置方面的研究還停留在著重于生態效應、生態保護、原生態的物種多樣性保護方面以及工程設計實踐經驗總結及方案介紹等,也多是停留在概念和來源的深度,并沒有深入分析其營建過程和借鑒價值,沒有對園林綠地的植物景觀種植特色和營造方法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地被植物在各地園林建設中已廣泛應用,但地被植物的發展目前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一是品種單一,特別是缺少新優品種;二是觀賞價值高、適應強的色葉和常綠植物仍需進一步開發推廣;三是缺少專業的地被植物生產基地;四是應廣泛開展適應性強的野生資源的引種馴化工作;五是生產方、科研院所、應用單位仍然缺乏交流。因此,地被植物的生產基地、科研院所與園林建設部門、設計開發單位和工程企業等相關單位間要保持良好的聯系,加強合作與交流。
5.2 發展趨勢
地被植物關系著園林綠化的整體水平,隨著生態園林建設步伐的加快,地被植物越來越受到了園林界的重視。今后地被植物的研究和開發,首先,應從種到品種發生轉變,使種類多樣化;其次,鋪地性強、矮化、色葉、環保、藥用和清香型、生長速度適中的耐陰性等特色地被植物是今后發展的新趨勢;再次,生產栽培向容器栽培發展,因為利用容器栽培便于銷售、推廣、運輸、市場流通。還有地被植物生產還可以朝家庭園藝這一個市場進行延伸,但這必然要求是容器栽培,便于銷售和養護管理。深化對地被植物的研究、開發、生產、設計、施工等工作,以提升園林綠化整體水平,使城市森林健康發展。
6 結束語
地被植物是城市綠化的基礎材料,是城市園林植物群落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城市綠化中,扮演著重要的美化和生態作用,研究地被植物的應用情況,對于地被植物在園林景觀中的優化配置,發揮植物最大的生態及景觀效益,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雖然地被植物已經被廣泛應用,但是地被植物的發展仍然存在問題,如品種單調、老化,群落衰退快,更新成本高,色塊應用過多過濫等等。這說明地被植物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因此,我們應該更進一步進行更多的相關研究。
參考文獻
[1]顧麗,秦華.地被植物在城市園林綠地中的應用探析[J].西南大學,2008年6月
[2]杜秀娟,崔義.地被植物在海口市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08年12期
[3]瑪莎.北京城市地被植物應用現狀及發展建議[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34﹚
[4]翁殊斐,林云,龐瑞君,鐘哲.華南鄉土地被植物特性及園林配置[J].廣東園林,2009年01期
[5]高建民,阿拉坦其其格,邢麗萍,康文斌.地被植物及其在園林綠化中的生態應用[J].華北農學報,2004,19(SI):171-174
[6]周建斌.生態校園常用地被植物及配置[J].湖南林業科技 2007,34﹙4﹚
[7]王文和,田曄林,陳之歡.草坪與地被植物[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4年5月
[8]張寶鑫,白淑媛.地被植物景觀設計與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年7月
[9]吳昊倩,李琳.地被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及配置原則[J].現代農業科技,2008年11期
[10]安利波.地被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l9)
[11]徐建成,唐樹梅,潘鄱.海南﹙海口﹚居住區來此地植物的種植研究[J].海南大學,2008年6月
[12]田福平,武高林,時永杰,楊志強.我國園林地被植物研究現狀[J].草業科學,2006年09期
[13]喬乃妮,史小玲.地被植物淺析[J].科技資訊,2009年10月
[14]孫月梅.地被植物在城市公園綠化中的應用[J].安徽林業科技,2009年01期
[15]盤璇.對景觀設計中的地被植物配置探討[J].廣東科技,2008年09期
[16]龐瑞君,翁殊斐.園林地被植物的功能和配置原則及引種問題的思考[J].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2006年1月
[17]周建明,鄧新兵.地被植物在海南熱帶園林中的應用現狀[J].熱帶林業,2007年3月
[18]劉細燕,龔時珍.淺談地被植物在南昌城市綠化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14)
[19]蔡如,麥啟明,游慧兒.華南地區彩葉地被植物在園林中應用[J].中國園林,2006年8月
[20]鄧偉,吳鐵明.郴州市城市綠化地被植物應用研究[J].湖南農業大學,2007年12月
[21]何平,彭重華.城市綠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2年6月
[22]雷一東.園林綠化方法與實現[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