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說起“格局”,一般都喜歡用“三足鼎立”之類詞語來形容,那么,如果一定要選用這個詞語的話,按照當前各家公布的數據和規劃來看,未來數年之間,中國主題公園也應當會是如此“三分天下”的格局,作為相對集中的“集群”,一在上海灘,一在廣東,另一極可能會落在海南。
市場
主題公園對于旅游業、屬地經濟的拉動等效益已無需贅言,作為綠色的快樂產業,大家都喜聞樂見的主題公園,自過去微縮景觀或機械游等簡單粗暴的游樂模式之后,至今已發展成為一座又一座既有豐富內涵又有豐滿身段的巨無霸綜合性度假區,成為各地政府爭相“搶奪”的“搖錢樹”,甚至成為區域性國際范的風向標。
縱觀身邊,近年來,我們熟悉的外籍血統的迪士尼樂園、環球影城等紛紛選址國內大陸,而隨著國內民族品牌的主題公園之崛起,本土原創品牌從過去的番禺野生動物園、世界之窗、華僑城、歡樂谷等,現今已逐漸發展壯大如長隆系、萬達系、海昌系等品牌“家族”,占據著國內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區域,形成一定的共贏協同效應,也形成了全新的競爭格局。
新上海灘:浦東臨港地區
目標定位:東亞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世界級旅游城市核心區
代表:海昌、迪士尼
3月29日,目前國內最大的海洋主題公園開發運營商海昌控股公司旗下的“上海海昌極地海洋公園”在上海臨港滴水湖畔破土動工了。2年之后,這座占地29.7萬公頃、12個場館的極地海洋主題的公園將為游客開啟一扇全新的了解極地海洋生物的窗口,其定位為“海洋主題旅游休閑目的地”。要想象這座海洋極地公園未來的模樣,可以借助其當前極地動物的培育能力來幫助想象,據了解,其擁有約30種500多只海洋、極地動物以及超過40000條魚類、珊瑚及水母等;已成功繁殖出150多只的極地海洋動物、大型鯊魚,擁有全球數量最多的人工繁育帝企鵝和北極熊,在中國首次成功繁育跳巖企鵝及偽虎鯨;僅在2014年,已成功繁育10個種類、100多只珍稀極地海洋動物,繁殖數量穩居國內首位。
這個項目的動工,也預示著上海浦東臨港新區即將演繹主題公園新版本的“上海灘”故事,而即將點燃“熱鬧人氣”的將是上海迪士尼樂園。上海市政府將“加快推進建設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形成‘一圈四區三帶一島’的旅游發展新格局”列為發展目標。上海海昌極地海洋公園與建設中的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同屬“四區”中的商務會展與主題游樂旅游區,是上海市旅游業發展的重點工程項目;這兩座巨無霸之間相距車程約25分鐘,都把目標鎖定為“東亞”度假客源。
早在2011年4月8日,華特迪士尼公司與其合資伙伴上海申迪集團宣布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破土動工;記者了解到,在興建的過程中,迪士尼還不斷調整建設規模,于2014年4月,上海迪士尼度假區雙方股東共同宣布度假區提前擴建計劃,以支持中國旅游市場的飛速發展,新增景點、娛樂演出和其他設施將有效提高主題樂園開幕時的游客容量。
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浦東新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陳鳴波分析,海昌極地海洋公園建成后預計年游客量將超過600萬人次,將成為臨港地區又一重要的新地標,為臨港地區未來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而即將開業的上海迪士尼樂園與海昌極地海洋公園,還有即將興建的全國最大的天文館等主題公園的建設,將極大改善目前臨港新區人氣不足、游客過夜數不多的現狀,也必將使浦東成為東亞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級旅游城市核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