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股市信息 » 正文

      債轉股股權退出機制細則將加快制定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8-14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朱寶琛  
            近日,為加快推進降低企業杠桿率各項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使宏觀杠桿率得到有效控制,國家發改委、央行、財政部、銀保監會、國資委共同發布了《2018年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要點》,《工作要點》提到了一些創新舉措,涉及金融和資本市場。今日,本報對這些創新舉措進行詳細解讀。

            日前,國家發改委、央行等五部委共同發布的《2018年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要點》提出,完善轉股資產交易機制。研究依托多層次資本市場機制開展轉股資產交易,提高轉股資產流動性,拓寬退出渠道。

            值得關注的是,這項機制給出了明確的完成時間:2018年底前。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研究依托資本市場交易債轉股股權,并將股權標準化,其實之前就開始設計這一事情。退出機制此前在多個文件中都有提及,但是一直沒有具體的細則出臺。此次明確了具體的時間表,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現在距離2018年結束還有不到5個月的時間,相關的細則有望加快制定并出臺。

            聯儲證券首席投資顧問胡曉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五部門聯合發布的《工作要點》,再次全面深度地強調了推進債轉股的要求。通過債券股降低企業杠桿,核心就是三個重要環節,即由誰承擔實施、資金來源與保障、如何退出。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更多的是承擔了資金募集以及退出的部分職能。通過設計制度、搭建平臺、活躍交易、完善制度等相關安排,保障通過債轉股方式,堅定不移地推動這一工作。”胡曉輝說。

            東方金誠金融業務部助理總經理李茜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此次發布的《工作要點》在參與主體、資金來源、實施和退出方式上進一步強調債轉股的重要性。

            “《工作要點》明確了深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并從資金來源,交易機制、退出渠道等方面做出部署,有助于加快推動債轉股在降低企業杠桿率方面發揮作用。”李茜說。

            “通過降杠桿,降低企業負擔,并釋放未來發展空間、完成大的結構轉換、調整的核心,市場化的退出是重中之重。”胡曉輝說,

            至于資本市場如何發力,李茜認為可以從兩方面進行:一是豐富債轉股業務形式,拓寬資金來源。資金籌集是債轉股項目的實施難點,銀行可以通過私募基金形式拓寬資金來源。私募基金可以撬動社會資本參與,規避銀行資本高損耗對債轉股空間的制約。同時,對于債轉股回報周期長且涉及股權管理等問題,私募股權基金具備天然優勢。此外,在不良債權處置方面,商業銀行和AMC通過商定出資比例、設立合伙基金實施債轉股,既拓寬了不良債權的處置形式,同時在AMC和商業銀行之間形成分擔機制,有助于調動AMC參與不良債權處置的積極性。

            二是審慎選擇債轉股對象,從源頭上把控風險。在符合國家產業和債轉股政策的基礎上,選擇地方政府重視程度高、控股股東支持意愿強,具有一定的資源、技術、產品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