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北京。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南寧市市委書記余遠輝,南寧市市長周紅波率隊“進京趕考”——參加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競爭性評審答辯,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在參與答辯的全國22個城市中脫穎而出,把重慶、濟南、武漢、廈門、深圳、福州、海口、呼和浩特等城市甩在了后面,一舉摘得“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評審答辯決賽桂冠。
喜訊傳來,催人奮進。這是我市繼去年余遠輝率隊進京參加競爭性答辯,在16個城市中以第六名的成績獲得“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之后,再次以雄厚的實力贏得的殊榮,也是近些年來少有的爭取到國家支持的重大項目。這不僅為打造更高層次的宜業宜居城市增添了新的平臺和載體,更展示了南寧爭取國家支持、建設高水平生態文明城市的堅強決心和勇氣。
如國家最終確定南寧市獲得“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資格,就意味著我市在未來三年將獲得16.5億元以上的國家專項補貼資金,這也是我市繼去年獲得“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三年15億元補貼資金之后,獲得的又一高額中央單項補助,是我市歷史上榮獲國家城市建設單項補貼最高的一次,將為我市進一步優化城市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等方面提供強大動力和支撐。
余遠輝說:“如果把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資格這份榮譽給予我們,南寧將嚴格執行國家批復的實施方案,以‘提頭來見’的擔當,確保如期實現試點建設目標,把南寧打造成為我國同類地區海綿城市建設的優秀典范。”
“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余遠輝的承諾擲地有聲,表達了南寧市一以貫之、一脈相承的城市建設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通過推進節能減排、保護綠水青山、打造“花樣南寧”,使我們的城市更加宜業宜居、更加和諧,更富有吸引力,更富有生機和活力,為南寧加快發展、奮力提升在全區的首位度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
審時度勢搶抓機遇之舉
余遠輝指出,建設“海綿城市”對保護生態、改善民生、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打造“花樣南寧”、推行節能減排、建設“海綿城市”,就是要保護和建設南寧的綠水青山。
建設“海綿城市”,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城市建設和發展提出的新要求,目的是充分發揮城市綠地、道路、水系等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緩解城市內澇,削減城市徑流污染負荷,節約水資源,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南寧擁有“中國綠城”、聯合國人居環境獎、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水環境治理優秀范例城市以及城市節水突出貢獻獎等城市名片。2014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7.5%,建成區綠地率達36.64%,環境空氣質量指數優良率達80%,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