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股市信息 » 正文

      “僵尸股”單月數量連續攀升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8-31  來源:中國金融信息網  
            近日,滬指反彈到2700點以上,但成交量依然低迷,8月22日,上證指數成交金額在今年內首次跌破1000億元。同時,兩市成交額也持續萎縮,日成交金額從3月份的最高6371億元跌至8月22日收盤的2292億元。

            據了解,部分投資機構已經明確規定,不許買入日成交額低于某一數值的股票。有市場人士表示,在多重因素影響下,A股目前的投資邏輯已經發生重大變化,績差股、無特點、無前景的小盤股自然會逐步被拋棄,“僵尸股”將成為常態。

            “僵尸股”單月數量連續攀升

            成交量降低的背后是換手率降低以及“僵尸股”數量的增加。“僵尸股”指的是長時期橫盤、不漲不跌、成交量稀少的股票。股市中一些表面上看起來“還不錯”的股票,但表現卻如“僵尸”一般。

            據數據統計,截至8月24日收盤時,兩市共有1488只個股成交金額少于2000萬元(已剔除全天停牌的公司),占當日交易股票總數的42%,成交金額少于1000萬元的個股有788只。整體來看,成交額低于1000萬元的個股中,有36只是ST的股票。

            8月24日成交金額最低的為*ST工新,僅9.27萬元。此外,ST長生、京城股份、ST景谷、信隆健康等共16家企業成交金額均不到200萬元。

            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日均成交低于2000萬元的個股有378只,日均成交額不足1000萬元的個股有37只。而下半年以來,有229只個股日均成交金額低于1000萬元,日均成交不足2000萬元的個股高達834只。

            數據顯示,A股市場“僵尸股”數量曾在3月份出現一波較明顯的下降趨勢,但自二季度開始,其單月數量又開始連續攀升,6月份單月數量突破200只,7月份為206只,截至當前,8月份日均成交額低于1000萬元的個股數量已達378只。

            此外,衡量股票交易活躍度的另一個指標是換手率。數據顯示,8月24日收盤時,共有2111只股票換手率低于1%,1396只股票換手率低于0.5%,*ST工新、ST長生、剛泰控股、ST生化等個股換手率低于0.05%。

            從行業分布來看,8月份日均成交額低于1000萬元的個股,主要集中于機械設備、化工、電氣設備、醫藥生物和汽車五大行業。

            投資理念發生重大轉變

            “僵尸股”并非只存在于股市低迷時期。據了解,在香港和美國的股市中,每天也有上千只股票處于“零成交”的狀態。有分析人士認為,“僵尸股”是市場成熟的表現之一,也反映了投資者投資理念的變化。

            A股市場過去曾沉迷于“炒新股、炒小股、炒差股”。和藍籌股相比,新股、小股、差股盤子小、題材豐富、股本擴張潛力大,在小投資者眼中有更高的炒作價值。有券商調研顯示,2014年至2016年間,炒ST殼股、炒次新股的累計收益率高達1203%。

            然而,隨著2018年A股市場走勢下行、IPO入市監管趨緊以及外資進入A股市場抄底藍籌股等因素的影響,投資者對“高送轉”股票追捧有所減少,反而對于高分紅,股息率高的股票追捧得比較多。

            中信證券表示,目前20%的個股占據市場70%以上的交易量,而交易量最小20%個股僅占2%左右,也就是說,越來越多的小規模股票淪為低成交量的“僵尸股”。當“交易抱團”遇到流動性趨緊,“僵尸股”增多使得小規模股票風險增大,且崩盤的可能性也在大幅提升。未來成交額會進一步向行業龍頭公司集中。

            市場化優勝劣汰需進一步加強

            “僵尸股”的存在意味著這些公司在市場上喪失了基本的融資功能。

            有分析機構稱,此次“僵尸股”增多或體現了A股這兩年來的三大深刻變化:機構投資者壯大,外資增多;投資理念更重價值和流動性,題材概念炒作之風退潮;A股交易制度進一步完善。

            在交易制度相對完善的美股市場,紐約證券交易所年均退市率為6%,其中約50%是主動退市;納斯達克年均退市率8%,主動退市率占近2/3。

            相比美股市場,港股和A股退市摘牌的條件較籠統,主動退市少,強制摘牌多。數據顯示,自2001年退市制度建立起,17年來,滬深交易所年均退市率依舊不足0.35%,遠不能保障A股進出平衡。此外,A股市場公司上市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都相對較高,“殼資源”珍貴,公司通過各種方法來“保殼”的動機較強,A股市場退市制度的不足助推了這一情況。

            有分析人士認為,我國現行退市制度下,A股主動申請退市的公司少之又少,而且退市的核心指標仍然是凈利潤是否連續虧損,這使得不少虧損嚴重的企業“死不退市”,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應當認識到,市場化的優勝劣汰對于保證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這或許是美股屢創新高、“牛長熊短”的一大助推因素。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