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不再獨得恩寵。昨日,今年上市的華寶股份股價創上市后新低,而6月破發后已一路走低。實際上,今年新上市的77家A股公司中,5家股價已破發,超兩成上市后股價累計下跌,而此背后是超三成公司中報業績變臉。
昨日,今年3月1日IPO上市的華寶股份高開低走,午后轉跌,盤中低點32.30元(后復權,下同)創上市以來新低,較上市次日最高價59.95元已然接近腰斬。而華寶股份上市以后,股價僅上行半個月就整體掉頭向下,對比38.60元的發行價,6月19日便收盤破發,昨日收盤破發程度更達到16.18%。
華寶股份并不是破發的孤例。記者據Wind統計發現,以后復權計算,截至昨日,今年IPO上市的77只A股新丁中,還有養元飲品、今創集團、地素時尚和華西證券等4家公司股價破發。
養元飲品今年2月12日登陸A股,上市僅19個交易日的3月15日盤中就出現破發情形,成為今年上市新股中首只破發的股票。昨日養元飲品收盤破發程度達到14.10%。破發程度最高的是2月27日上市的今創集團,高達25.10%。華西證券、地素時尚破發程度較小,不過地素時尚為6月22日上市,以上市后股價走勢看,破發之路可能才開始。
5家公司今年上市股價破發的背后,可以看到這77只個股上市后股價明顯兩級分化,有如長城軍工這般股價一騎絕塵的強勢,也有諸多華寶股份這樣股價很快便“跌跌不休”者,顯示過往集萬千寵愛一身的新股不再獨得恩寵。
上述77只新股上市后的股價表現中,截至昨日收盤,其中17只為累計下跌,占比超過20%。今創集團下跌47.98%最慘,華寶股份、養元飲品也跌逾40%,華西證券、地素時尚跌幅則超過30%。科華控股、華夏航空、工業富聯、科順股份、江蘇租賃、中源家居、西菱動力、成都銀行和倍加潔等9家公司跌逾10%。
記者還梳理發現,諸多今年上市新股二級市場股價承壓的背后是業績變臉頻頻。據Wind統計顯示,上述77只A股新丁中,有24家今年中報業績增速出現下滑,占比31.17%。降幅最大的為“獨角獸”寧德時代,凈利同比下降49.70%;南京聚隆降幅也達到46.22%。此外,中源家居中報凈利潤約2462萬元,同比下降38.27%;明陽電路凈利潤同比下降28.06%。上半年凈利潤降幅超過20%的還有華夏航空、南京證券和奧飛數據,科華控股、文燦股份、鋒龍股份、鵬鷂環保、今創集團和天地數碼等6家降幅則高于10%。
大同證券分析師劉云峰昨日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新股上市后不再全是股價節節高,一是與今年市場整體較弱的大環境有關,新股也受到市場走弱拖累,量能也不高,有限的資金自然不可能讓新股雨露均沾;二是今年資本市場去杠桿,使得很多資金不得不退出,例如之前資管新規后,不少個股股價出現閃崩,其中不乏次新股;三是監管層加強了對炒新的監管,如臨停、特停等措施,打擊了炒新資金;四是不少新股上市后業績很快變臉,估值與業績不夠匹配,這些新股股價自然承壓。總體來看,今年A股在內外因素作用下,有從過往流動性主導慢慢向更健康的上市公司內生增長主導轉變的跡象,新股炒作自然會分化甚至降溫。
昨日,今年3月1日IPO上市的華寶股份高開低走,午后轉跌,盤中低點32.30元(后復權,下同)創上市以來新低,較上市次日最高價59.95元已然接近腰斬。而華寶股份上市以后,股價僅上行半個月就整體掉頭向下,對比38.60元的發行價,6月19日便收盤破發,昨日收盤破發程度更達到16.18%。
華寶股份并不是破發的孤例。記者據Wind統計發現,以后復權計算,截至昨日,今年IPO上市的77只A股新丁中,還有養元飲品、今創集團、地素時尚和華西證券等4家公司股價破發。
養元飲品今年2月12日登陸A股,上市僅19個交易日的3月15日盤中就出現破發情形,成為今年上市新股中首只破發的股票。昨日養元飲品收盤破發程度達到14.10%。破發程度最高的是2月27日上市的今創集團,高達25.10%。華西證券、地素時尚破發程度較小,不過地素時尚為6月22日上市,以上市后股價走勢看,破發之路可能才開始。
5家公司今年上市股價破發的背后,可以看到這77只個股上市后股價明顯兩級分化,有如長城軍工這般股價一騎絕塵的強勢,也有諸多華寶股份這樣股價很快便“跌跌不休”者,顯示過往集萬千寵愛一身的新股不再獨得恩寵。
上述77只新股上市后的股價表現中,截至昨日收盤,其中17只為累計下跌,占比超過20%。今創集團下跌47.98%最慘,華寶股份、養元飲品也跌逾40%,華西證券、地素時尚跌幅則超過30%。科華控股、華夏航空、工業富聯、科順股份、江蘇租賃、中源家居、西菱動力、成都銀行和倍加潔等9家公司跌逾10%。
記者還梳理發現,諸多今年上市新股二級市場股價承壓的背后是業績變臉頻頻。據Wind統計顯示,上述77只A股新丁中,有24家今年中報業績增速出現下滑,占比31.17%。降幅最大的為“獨角獸”寧德時代,凈利同比下降49.70%;南京聚隆降幅也達到46.22%。此外,中源家居中報凈利潤約2462萬元,同比下降38.27%;明陽電路凈利潤同比下降28.06%。上半年凈利潤降幅超過20%的還有華夏航空、南京證券和奧飛數據,科華控股、文燦股份、鋒龍股份、鵬鷂環保、今創集團和天地數碼等6家降幅則高于10%。
大同證券分析師劉云峰昨日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新股上市后不再全是股價節節高,一是與今年市場整體較弱的大環境有關,新股也受到市場走弱拖累,量能也不高,有限的資金自然不可能讓新股雨露均沾;二是今年資本市場去杠桿,使得很多資金不得不退出,例如之前資管新規后,不少個股股價出現閃崩,其中不乏次新股;三是監管層加強了對炒新的監管,如臨停、特停等措施,打擊了炒新資金;四是不少新股上市后業績很快變臉,估值與業績不夠匹配,這些新股股價自然承壓。總體來看,今年A股在內外因素作用下,有從過往流動性主導慢慢向更健康的上市公司內生增長主導轉變的跡象,新股炒作自然會分化甚至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