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股市信息 » 正文

      民企的突出問題正在解決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9-25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沈明  
            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拉動增長的一支重要力量,撐起了我國經濟的“半壁江山”。截至2017年年底,民營企業的數量超過2700萬家,個體工商戶超過6500萬戶,注冊資本超過165萬億元,民營經濟占GDP的比重超過了60%。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全面落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認真解決民營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民營企業機制靈活、應變能力強,在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技術創新、促進轉型升級等方面成效顯著。據統計,我國65%的專利、75%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都是由民營企業完成的。

            5月份,科技部印發《關于推動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從科技創新政策、金融、制度創新、平臺建設、項目實施等方面,全力支持民企創新發展。具體包括: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實施國家科技重大項目、建立高水平研發機構、發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參與軍民協同創新、開展國際科技合作等。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19日在2018年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致辭中談到“民營經濟”時重申,中國將堅定不移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堅決消除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各種不合理障礙,對政府承諾的放寬民營企業準入領域,要加大力度督促推進。

            僅今年前8個月,各級地方政府出臺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就已超過50個,內容涉及行政審批、行業扶持、人才培養等方方面面。

            比如,河南省下發了《關于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的實施意見》,以21項具體措施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全力破解民間投資項目瓶頸制約,切實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南京市公布了《南京市進一步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公布30條舉措激發民間投資活力,鼓勵民營企業進入新興產業領域,大力培育一批民營"獨角獸"和"瞪羚"企業。

            相信,隨著各種隱形壁壘的不斷打破,全方位、人性化服務的不斷推進,民營企業的積極性將被更好的調動起來,民營企業在市場經濟浪潮中將盡顯身手。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