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召開的首屆安徽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論壇暨安徽省上市公司報告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2018年上半年,安徽省共有104家企業在A股上市,數量位居全國第9位,中部第1位,領先同期安徽省GDP總量的全國排名。
國元證券董事長蔡詠指出,安徽省創新活躍度近些年持續領先。2017全省共有13500多家企業開展了創新活動,占全部企業的43.4%,安徽省企業創新活躍度位居全國第三、中部第一。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論壇發布了《安徽省上市公司發展報告(2018)》(下稱“《報告》”)。《報告》指出,截至2018年上半年,安徽省共有104家企業在A股上市,數量位居全國第9位,中部第1位。省內區域分布上,皖江城市帶明顯領先皖北地區,其中合肥市以45家上市公司的數量絕對領先于省內其它地市。行業分布上,安徽省上市公司涵蓋了13個行業門類,近七成集中于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上市公司占比偏低。股東結構上,央企和地方國企控制的上市公司占比相較于沿海發達省市較高。
從市場結構看,安徽省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主板市場,有62家,中小板次之有27家,創業板有14家。主板上市企業數量比重較大,安徽省資本市場結構呈倒三角結構。
融資規模是衡量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能力的重要指標,也反映了市場對上市公司的認同度的高低。
截至2018年5月底,安徽省上市公司初始融資總額為537.5億元,其中,華安證券為51.3億元,馬鋼股份為23.7億元,新集能源為20.7億元,占據前三位。安徽省上市公司再融資總額為2192億元,其中,增發總額為2147.1億元,配股總額為44.9億元。國元證券、海螺水泥和眾泰汽車再融資總額占據前三,分別為244.1億元、156.1億元和150.3億元。
并購重組是企業進行資本運作和經營的主要形式,并購次數與規模體現了上市公司業務轉型和拓展的力度。2015年,安徽省上市公司作為交易買方的交易規模達到313.71億元,2016年為211.73億元,2017年降至123.83億元。這基本反映出上市企業在一系列監管和抑制政策下,特別是整體市場偏緊的形勢下,企業并購重組步伐放緩。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以來,安徽省上市公司業績總體呈下降后快速反彈的V字型走勢。具體從企業業績綜合排名看,靠前的有海螺水泥、金禾實業、國機通用、口子窖、古井貢酒等,其中,海螺水泥每股盈利指標排名最高,國機通用ROA、ROE皆排名第一。
總體來看,安徽省上市公司呈現出經營業績總體向好,但區域、行業、性質差異較大,創新活動活躍但創新驅動的動能轉換尚顯不足,營運能力穩中有升但企業經營管理有待改善,整體投融資水平明顯提升但資本運作能力不足,社會責任整體履行情況向好但社會貢獻能力有待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快速發展但融資功能未能有效發揮等特征。
對此,《報告》建議,政府要營造上市公司發展的良好環境,不斷優化企業上市政策,加強上市公司監管,重視資本運作培訓,促進中介機構發展等。同時,上市公司要發揮能動性,加快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質量變革,不斷提高自身創新能力,增強融資能力,優化人事機制,改善內部管理,提高社會貢獻。投資者則應堅持價值投資,幫助上市公司成長,關注投資政策和企業營運能力,積極投資企業,推進企業經營改善,研究政策法規環境,增強合法合規投資意識,有效控制投資風險。
國元證券董事長蔡詠指出,安徽省創新活躍度近些年持續領先。2017全省共有13500多家企業開展了創新活動,占全部企業的43.4%,安徽省企業創新活躍度位居全國第三、中部第一。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論壇發布了《安徽省上市公司發展報告(2018)》(下稱“《報告》”)。《報告》指出,截至2018年上半年,安徽省共有104家企業在A股上市,數量位居全國第9位,中部第1位。省內區域分布上,皖江城市帶明顯領先皖北地區,其中合肥市以45家上市公司的數量絕對領先于省內其它地市。行業分布上,安徽省上市公司涵蓋了13個行業門類,近七成集中于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上市公司占比偏低。股東結構上,央企和地方國企控制的上市公司占比相較于沿海發達省市較高。
從市場結構看,安徽省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主板市場,有62家,中小板次之有27家,創業板有14家。主板上市企業數量比重較大,安徽省資本市場結構呈倒三角結構。
融資規模是衡量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能力的重要指標,也反映了市場對上市公司的認同度的高低。
截至2018年5月底,安徽省上市公司初始融資總額為537.5億元,其中,華安證券為51.3億元,馬鋼股份為23.7億元,新集能源為20.7億元,占據前三位。安徽省上市公司再融資總額為2192億元,其中,增發總額為2147.1億元,配股總額為44.9億元。國元證券、海螺水泥和眾泰汽車再融資總額占據前三,分別為244.1億元、156.1億元和150.3億元。
并購重組是企業進行資本運作和經營的主要形式,并購次數與規模體現了上市公司業務轉型和拓展的力度。2015年,安徽省上市公司作為交易買方的交易規模達到313.71億元,2016年為211.73億元,2017年降至123.83億元。這基本反映出上市企業在一系列監管和抑制政策下,特別是整體市場偏緊的形勢下,企業并購重組步伐放緩。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以來,安徽省上市公司業績總體呈下降后快速反彈的V字型走勢。具體從企業業績綜合排名看,靠前的有海螺水泥、金禾實業、國機通用、口子窖、古井貢酒等,其中,海螺水泥每股盈利指標排名最高,國機通用ROA、ROE皆排名第一。
總體來看,安徽省上市公司呈現出經營業績總體向好,但區域、行業、性質差異較大,創新活動活躍但創新驅動的動能轉換尚顯不足,營運能力穩中有升但企業經營管理有待改善,整體投融資水平明顯提升但資本運作能力不足,社會責任整體履行情況向好但社會貢獻能力有待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快速發展但融資功能未能有效發揮等特征。
對此,《報告》建議,政府要營造上市公司發展的良好環境,不斷優化企業上市政策,加強上市公司監管,重視資本運作培訓,促進中介機構發展等。同時,上市公司要發揮能動性,加快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質量變革,不斷提高自身創新能力,增強融資能力,優化人事機制,改善內部管理,提高社會貢獻。投資者則應堅持價值投資,幫助上市公司成長,關注投資政策和企業營運能力,積極投資企業,推進企業經營改善,研究政策法規環境,增強合法合規投資意識,有效控制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