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霧靈山首現一種以“北京”命名的珍稀物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9-28  來源:北京日報  
             日前,北京霧靈山自然保護區傳來喜訊,科考人員在此地發現了唯一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北京無喙蘭和京津冀地區規模最大的鐵木種群。

      霧靈山植物科考團隊負責人、北京林業大學沐先運博士介紹,北京無喙蘭是北京特有的腐生型蘭花,這種植物一直十分“低調”,直到2017年首次在北京延慶被發現,這一蘭科新物種才為世人所知,被科學界記錄在冊。此次在密云區霧靈山發現北京無喙蘭,是該物種的第三次發現記錄,也是在北京東北部的首個記錄。

      北京無喙蘭植株矮小(約20厘米)、相貌平平(形如枯枝),作為腐生型蘭花,無喙蘭自身沒有葉綠素和葉片,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只能依靠土壤提供養分,可以視為中海拔區域(約800米-1200米)森林多樣性的指示植物。跟蹤調查顯示,2019年北京無喙蘭個體數量較2018年增加一倍以上,達28株。

      依據IUCN紅色名錄評估標準,北京無喙蘭屬于極危等級。眾所周知,蘭科植物對生存環境要求嚴苛,其在傳粉、種子萌發等繁育關鍵環節需要多重條件同時滿足才能繁衍生息。“自然、健康的植被和豐富的植物多樣性,是孕育北京無喙蘭這類植物的基礎,這次它在霧靈山的出現證明了周邊生態環境優良,對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科考隊員表示。

      珍貴用材樹種——鐵木種群也被發現。調查顯示:北京霧靈山區域有鐵木50余株,半數以上胸徑超過20厘米,胸徑最大約40厘米,樹高最高達18米。此次發現的鐵木種群,為目前京津冀地區分布面積最大、個體數量最多的鐵木種群。

      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一些罕見或以前未曾發現的物種相繼在本市出現。如2017年在延慶區首次發現北京無喙蘭;在北京地區消失60年的扇羽陰地蕨活體再次現身;在百花山地區發現了全球第二株野生的、北京特有的極度瀕危物種——百花山葡萄;近40年來未見活體的珍稀植物山西杓蘭又現蹤跡等。

      此外還發現了北京市一級保護野生植物槭葉鐵線蓮、北京水毛茛等植物在本市具有一定規模的種群,這些珍貴的野生植物展示了本市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為保護這些珍稀物種,本市在出臺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基礎上,先后組織開展了百花山葡萄、丁香葉忍冬、北京水毛茛等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野外調查、苗木繁育以及野外回歸等就地、近地保護工作。下一步將對北京無喙蘭等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實施搶救性保護,對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實施拯救保育,通過開展野外資源調查和保護、種質資源保存、原生境保護修復促進野外種群復壯和科學利用,切實保護好北京鄉土、特色、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及其生長環境。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