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安徽金寨立足“實細準”,抓好“新穩高”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6-05  
      安徽金寨立足實細準,抓好新穩高探索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安徽省金寨縣上下聯動、左右協同、銳意創新,立足實細準,抓好新
       

      安徽金寨立足“實細準”,抓好“新穩高”

      ——探索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

      安徽省金寨縣上下聯動、左右協同、銳意創新,立足“實細準”,抓好“新穩高”,聚焦歷史遺留問題化解、林權地籍調查、存量數據整合、業務協同配合等,歷時一年,全面完成兩鄉16個行政村199個村民組6841戶21879宗336741.08畝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

      構建“實”的保障體系。落實組織保障。成立以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任組長的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高位推進試點工作;印發《金寨縣林權不動產登記補充權籍調查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試點目標任務、方法步驟、時間安排及保障措施;將試點工作任務完成進度、簽字公示等情況納入對鄉、村月重點工作考評,推動試點工作落實落細。落實協同保障。建立“政府統一領導、自然資源、林業密切配合、鄉村主動出擊”的工作機制,由自然資源、林業、鄉鎮聯合,抽調人員組成試點工作專班,明確工作職責、緊密配合、加強督導調度,統籌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的重大問題。落實資金保障??h財政追加財政預算230萬元,保障各項工作順利開展。落實技術保障。通過公開招標,確定三家相關企業承擔技術服務工作,為試點開展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制定“細”的方案標準。制定技術路徑。編制《金寨縣林權不動產登記補充權籍調查試點項目技術設計書》,并通過了省市縣專家評審;編制《基于實景三維森林的林權不動產地籍調查規范(討論稿)》,爭取形成地方標準,指導規范開展林權不動產地籍調查。統一數據標準。統一林權數據整合標準、林權不動產登記數據庫、權籍數據庫標準和信息管理平臺;統一地籍調查標準、登記流程和收件清單,規范開展林權登記。

      嚴把“準”的宗地信息。開展技術培訓。對參與試點工作的人員進行理論知識、技術標準、操作方法、項目管理、檢查驗收等技術培訓;對林權調查技術及行政管理人員重點進行政策規定、實施方案、安全調查等管理培訓。開展數據檢查與整改。利用質檢軟件,采取交叉檢查的方法,重點檢查空間矢量數據、權籍屬性數據、登記數據、歷史檔案之間的邏輯性、一致性,確保成果符合相應規范要求。開展數據匯交。數據匯交前即按照要求收集準備和提交相關成果,在數據上報后對上級反饋的數據問題進行整合和重新提交。

      探索“新”的改革實踐。創新信息運用場景。利用信息化技術,結合激光點云數據、優于0.5米正射影像圖、格網間距優于2米的數字高程模型生成全域“實景三維森林”,套合1:1萬地形圖、集體土地所有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三調成果、自然資源統一確權成果、“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國有林場等數據,制作工作底圖。創新內外并舉模式。采用圖解與實測并舉、室內室外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宗地調查指界工作,在每個村設立集中室內指界辦公室,利用高清大屏幕展示“實景三維森林”,指導權利人按照林權證登記的小地名、四至等信息進行指界確認,對圖上不能確定的,通過權利人和四鄰進行現場指認、儀器測繪打點等方式,確定宗地四周位置和界址。創新地籍調查流程。通過ArcGIS Pro軟件將宗地套合到“實景三維森林”圖上,權利人根據林權證小地名、四至范圍、面積等信息,實現室內圖上指界確認,破解了山高林密、坡陡路險,現場難以指界難題。建立林權不動產登記數據庫。對不動產登記系統進行優化改造升級,增加林地經營權登記等模塊,實現林權登記全業務類型常態化辦理;整合歷史與現有數據資料,消除數據之間沖突與矛盾,建立登記數據與圖形數據、電子檔案等一一對應關系,形成“圖、屬、檔”一體化的標準化存量登記數據庫。建立一體化信息管理平臺。依托縣級不動產登記云平臺(林權類),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將不動產登記云平臺與林權綜合監管平臺對接,通過數據接口、數據抄送等方式,實現登記信息與林地審批、交易監管實時互通共享。

      有效“穩”的妥處矛盾。建立矛盾問題臺賬。按照原林權登記相關信息缺失、權屬重疊問題、地類沖突問題、未登記發證和其他等問題分鄉、村建立問題工作臺賬。明確問題處理方法。認真梳理總結歷史遺留問題解決方法和路徑,整理出“林權證四至描述模糊或存在歧義”“遇到歷史遺留爭議問題,相鄰宗地界線無法界定”“林權宗地與三調地類重疊”等二十種問題及處理方式。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對權籍調查成果以村民組為單位在村委會、村民組進行7天公示,對公示無異議的,在權籍調查表界址簽字表中簽字確認;對有異議的,工作專班組織權利人、相鄰權利人直接到現場復核,經核實糾正后,再次公示,直至確認無誤為止。

      增強“高”的群眾“三感”。大力發動宣傳。通過會議、報紙、網絡等媒體和渠道,大力宣傳林權試點工作對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社會進步,以及促進資源、環境、社會持續和諧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提高全社會對本次調查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和工作環境。提高群眾參與度。充分發揮鄉、村組等基層組織作用和優勢,建立由村民組長、老組長、老黨員形成的指界工作專班,先確認村民組界線,再指出每戶林地初步范圍,然后通知每戶群眾確認指界,縮短了群眾識圖指界時間,提高了群眾參與度、認可度。優化上門服務。針對外出務工人員不能回鄉指界情況,組織工作專班遠赴浙江、江蘇、上海等外出人員相對集中地,提供上門指界服務,最大限度減少對外出務工人員的生活打擾,極大提高了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歸屬感。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