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扼守北京北大門的延慶和密云,將一張生態文明的藍圖一繪到底,打造美麗的“北京畫廊”、綠色的“休閑之都”,與山水相連的河北張家口和承德,攜手構筑首都的綠色生態屏障
從北京市區沿京藏高速一路向西北行駛,穿過蜿蜒山路,就到了有北京夏都美譽的延慶縣。作為首都生態文明成果的展示窗口,良好的環境為延慶帶來了機遇和人氣,林下經濟、旅游休閑、籽種農業持續發展,生態景觀化、大地園林化,呈現出“美麗延慶——北京畫廊”的景致。
河北懷來、赤城與北京延慶接壤,境內的永定河水系、潮白河水系與北京直接相連。10多年來,三地將山連山相鄰的13個鄉鎮、5個友鄰單位劃為重點區域,并成立聯防委員會,定期交流經驗、通報工作。
延慶和懷來同處延懷盆地,是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節點區域。多年來,兩地在森林防火聯防、社會治理聯動、進京交通整治、有機農業種植、生態環境共建、干部人才交流等領域開展了廣泛深入的合作。
如今,同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的兩地,執行著最嚴格的環境保護準入制度和產業發展標準,通過實施官廳水庫綠化、河道治理、濕地涵養等工程建設,使“延懷河谷”成為京津冀水源涵養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示范區。
2014年夏季,世界葡萄大會在北京延慶召開,延慶和張家口市懷來縣共同發布“延懷河谷”葡萄和葡萄酒產業規劃,一顆葡萄串起京冀兩地的產業協同和生態協同。
“延懷河谷”包括北京市延慶縣、河北省懷來縣27個鄉鎮,約2000平方公里,四周群山環繞,中間官廳水庫一水中流,具有十分明顯的河谷特征。為實現產區共建的美好藍圖,延慶和懷來按照“規劃同編、資源共享、產業融合、人才互動、合作共贏、協同發展”的總體要求,立足各自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實現錯位發展、互利共贏。
在北京的東北角,生態協同已成為北京密云與河北承德共同的選擇。承德是京津地區的重要水源地,今年初承德在提高森林覆蓋率、提升水源涵養能力的同時,提出有效控制用水總量、進一步提高用水效率、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的目標,全力打造“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
水源保護區占全縣面積四分之三的密云,是北京唯一的地表飲用水水源地和生態涵養發展區。密云正與承德進行流域治理的密切合作,為首都的“青山綠水”保駕護航。經過生態建設和環境整治,密云縣的林木生態覆蓋率達到78.8%,形成了生態促發展、發展促生態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