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股市信息 » 正文

      蒙草抗旱如何解中國草種產業發展之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8-17  

      8月13日消息:8月1日在京舉行的“2015現代草種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政府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專家學者對草種業發展面臨的法律監管、流程審批、種子檢驗、認證體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對中國草種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積極意見。會后,我們對本次論壇的承辦方——蒙草公司運營副總高俊剛進行了采訪,針對中國草種產業的現狀以及本次論壇所探討的問題進行深入溝通。 

      首先我想了解的是蒙草為何會承辦2015現代草種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目前,我國草種生產面積為178萬畝,銷售量只有1.6萬噸,其數量和質量只能滿足我國生態建設的粗放需求。而優質高產的人工草地基本依賴進口,其中飼用牧草草種80%依賴進口,草坪用種98%依賴進口,而這部分正是我國草業發展的核心需求和核心產能。中國草種產業的發展又面臨各種問題,不能滿足草產業日益發展的需求。蒙草公司作為國內草種產業唯一的上市公司,有義務和責任對我們民族草種業的發展出一份力。

      那么,您認為中國草種業面臨哪些問題?

      在農畜牧業快速發展的今天,特別是食草畜牧業的發展帶動了草產業的發展,進而促進草種業的發展。我國的草種業起步可以說是滯后的,草種產業處于緩慢發展的境況。依賴進口、缺乏自有品種、無銷售規模、生產虧本、市場混亂、品質難控、權益受損、生產積極性不高已成為我國草種產業的新常態。

      在今天的草種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各位專家學者也對中國草種產業現狀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剖,總結了五點,我覺得很全面。

      一是育繁推脫節,新品種的培育者大多為科研院所,新品種培育成功后缺少良種繁育推廣的動力和機制。截止目前,我國培育出的新品種大概有400多種,但在市場上能購買到的新品種不到四十種。草種培育研發與市場推廣不能緊密結合,沒有形成一個成熟有效的良種繁育體系;

      二是缺乏制度保障,草種等級認證、種子生產標簽制度、法律法規的缺乏造成市場上的種子來源不清、遺傳混亂、品牌沒有保障,市場流通的草種合格率不到50%;

      三是整體生產水平不高、專業指導不足、技術含量低下,種子生產和牧草生產不分家,管理簡單粗放、質量把關不嚴、缺乏對種子專業生產各個環節的科學要求和嚴格管理,直接影響草種生產潛力和水平;

      四是草種生產邊緣化,我國草種生產科利用的土地基本為貧瘠、種植環境艱難的地區,基礎生產條件簡陋、基礎建設投入較大、生產成本過高,直接導致草種企業的生產積極性不高;

      五是草種生產布局不科學,生產企業各自為政,缺乏龍頭企業,核心競爭力弱,每個企業都在邊生產邊掙扎。

      在國內草種產業發展環境如此惡劣條件下,蒙草為何依舊選擇草種產業?

      大家知道,蒙草的業務核心就是“草”,草種產業是打造草產業平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早期的草原生態修復,后來發展到生態牧場、現代草業、節水園林都離不開草種資源。雖然我國的草種業面臨短期不賺錢的問題,但是產業的發展前景可觀。蒙草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錢瑞霞在會上也強調:“做企業不可能每個業務版塊都賺錢,我們草種業雖然暫時不賺錢,但可以通過其他業務版塊來補貼草種業。而且蒙草在資本市場獲得認可,我們有義務帶動整個行業走出一條新路子來,為中國草種業的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蒙草公司在草種業的發展現狀如何?未來采用什么方式來突破現有的行業困局?

      蒙草公司以市場為主導、基地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打造現代草種業體系,以先進的種子挖掘技術和野生植物馴化技術為核心,打造育繁推一體化的產業布局。通過核心品質選育,育繁推一體化全程把控,不斷繁育適合不同區域市場的品種。蒙草在企業創辦之初就力邀眾多科學院所的專家進入蒙草,共同研發出蒙草三大核心技術:野生植物馴化育種技術、節水抗旱園林綠化技術、生態修復集成技術,為蒙草的草種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而蒙草的八大研究院中的蒙草抗旱植物研究院、京津冀周邊地區鄉土植物研究院、阿拉善沙生植物研究院、呼倫 貝爾耐寒植物研究院更是將地域差異性以及草種特性進行了深入的探究,有針對性的對于鄉土野生草種進行了研究和培育,并且取得了顯著成效。針對“干旱半干旱地區的草坪、草地、草原”的種質資源研究,已經取得科技性的突破,已收集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1600余種種質資源;其中,已馴化繁育、推廣應用160余種。蒙草公司已經提出“牧草種植用種、生態治理用種、美化綠化用種”的“育繁推“戰略計劃,依托科研優勢及日常積累,將會引領帶動民族草種產業的發展,成為中國草種業的第一品牌。

      您幾次提到“育繁推一體化”,對草種產業的發展有什么影響?蒙草是如何打造“育繁推一體化”全產業鏈布局?

      育繁推一體化可以說是未來草種產業發展一個比較先進的模式,即以市場為主導,把育種環節、繁育環節、銷售環節有機結合起來,各方資源整合協作,快速提升草種業的創新能力、供種能力、競爭能力,確保優良草種好供種數量和質量。

      蒙草在草種產業發展過程中一直堅持“育繁推一體化”的創新模式,目前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在草種培育方面,蒙草集合了一批草種行業的頂尖專家,建立了種質資源庫,收集、存儲和研究大量的種質資源,培育出適應性好的優良品種;在草種繁育環節,蒙草也不忘草原生態修復的終極使命,選擇退化的草原建立大規模草種植區,不僅繁育大量的種子資源,還能使當地生態得到修復。目前,蒙草整合土地資源12萬畝,蒙草將對其中沙化土地進行生態修復,建立草種繁育基地,不僅能讓企業獲得收益,也給當地生態環境帶來改善,一舉兩得;同時,擁有天然制種有機草場面積近300萬畝!在銷售推廣環節,把大規模繁育出來種子深入牧區進行銷售推廣,牧民種出的草蒙草還能進行回購,保證牧民的收益不受到損害。蒙草通過“育繁推一體化”打造的是草產業的全產業鏈版圖。

      蒙草公司以創新模式推動中國草種產業的發展,以平臺戰略的思維打造草牧產業運營的市場鏈,實現草種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來源:中國網 )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