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消息:作為中國唯一一家以草為業的上市公司,蒙草公司正在謀求轉型,其以4-5個縣域經濟整體打造項目為抓手的線上線下全產業鏈創新發展可望在一至兩年內收獲標桿效應。
蒙草抗旱[-0.78% 資金研報]總經理錢瑞霞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計劃對牧業區域進行整體打造,正在聯合其他畜牧加工企業打造全產業鏈“草牧產業平臺”,以此實現轉型。該平臺的線上部分主要服務交流、投資、技術、銷售四項功能,線下部分為公司正在推進的縣域經濟整體打造項目。
“蒙草牽頭做的縣域經濟有4-5個,如陳巴爾虎旗,扎魯特旗,未來還有科右前旗等。目標是全產業鏈中,企業能參與,產品成形走向市場,牧民受益,中小企業形成與大企業合作的體系。此外,其示范標桿作用也可帶動其他牧業旗縣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錢瑞霞介紹,在陳巴爾虎旗的項目中,蒙草聯合有養羊、旅游、光伏、金融等企業,已經形成一個共同利益體。而新巴爾虎左旗的項目中則重點做蒙古牛保護區和草原中草藥保護區。
錢瑞霞坦言,產業鏈上可望有十幾個環節。公司對比如認證體系、標準體系、監測體系等核心環節控股,在其它環節參股或合作。項目將在一至兩年內完成,將成為“十三五”期間蒙草新的發展空間和增長點。
“這個市場無限大。”蒙草非常看好這一市場前景,錢瑞霞分析原因稱有兩大背書,其一是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其二是食物消費結構的調整。
目前中國每平方米草原的產值仍較低,與世界畜牧業發達國家的產值相差懸殊。有分析人士稱,中國草牧業具有10倍到20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長空間。而例年聚焦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中央一號文件中,草牧業在今年首次作為一個獨立產業被單獨提出來,也意味著這一市場前景明朗。
“這是一個創新,目前還剛剛起步,所以現在的核心任務是把標桿做起來。公司現在的修復工程、草種業和草產品的效益都不錯,足以支持上市公司迅速轉型搭建此新平臺,這也是公司未來的重點。”錢瑞霞說。
據悉,蒙草已完成的五個企業生態修復技術標準:內蒙古草原生態牧場建設技術規范、退化草地修復技術規范、北方草原區露天煤礦排土場植被恢復技術規范、北京區域綠地節水技術規范和荒廢土地恢復植被技術規范,目前都在申報國家標準。
(來源:中國證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