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股市信息 » 正文

      300億元大單只換來50億元營收 東方園林“忽悠”了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6-15  

      6月12日消息:東方園林(002310,股吧)近日披露了兩則PPP項目中標公告,中標金額合計52.59億元,僅這兩單中標金額已與公司2015年的營業收入(53.81億元)基本相當。

      這只是東方園林今年數個大單的一小部分。界面新聞統計發現,東方園林在2016年前五個月共發布重大工程中標12個,項目涉及金額高達209.72億元;而2015年全年公司共發布13則中標公告,涉及金額超過300億元。

      這些項目的中標促進了東方園林由傳統景觀業務向生態修復業務轉型,是公司“海綿城市”戰略的進展,也為其業績增長奠定了基礎。

      不過,在公司屢獲大單背后,卻存在著一些待解疑點。一方面,公司并不寬裕的現金流和日漸上升的資產負債率,如何支撐金額如此龐大工程項目群的資金運轉?另一疑點則是,為何東方園林去年超過300億元的中標金額只換來超50億元的營業收入?這些動輒十幾億、數十億元的聯合中標PPP項目中,究竟東方園林占比幾何?能從中獲取多少權益?進而為公司帶來多大的業績提升?

      此外,這些項目的建設期1-3年居多,數百億元,累積體量如此巨大的中標金額,對現金流并不富裕的東方園林來說,是否能做到正常周轉,也是個問題。

      自上市以來,東方園林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長期為負。2009年至2014年,公司連貫六年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1.14億元、-2.59億元、-3.96億元、-2.51億元、-2.63億元和-3.03億元,2015年開始這一指標轉正為3.68億元,2016年一季度為2884萬元。

      經營性現金流要能滿足企業的日常運營的資金,諸如職工工資、購買原料的花費,經營管理費用等日常費用支出。而東方園林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說明公司正以舉債、融資等籌資方式,投入大量資金,來開拓市場。

      一位不具名園林行業資深人士告訴界面新聞,“經營性現金流為負數這是園林行業的常態,我們園林行業是按進度付款,完工后再收七八成,但實施起來會有折扣。因此只要發展速度超過百分之二三十,經營性現金流都是負數。只要不是負太多,都屬正常的。”

      但是,在東方園林快速擴張的過程中,現金流情況已然承壓。公司資產負債率由2009年上市之初的24.90%上升至2015年的63.83%。

      近幾年,東方園林應收賬款也高居不下,自2013年年底至2016年3月底,長期保持在超過30億元。

      東方園林今年中標的12個項目中,有11個是與政府合作的PPP項目,不過PPP項目的回款難度也不小。

      還有一個細節是,在公司此前的重大工程中標公告中,無論是3億元的工程還是50億元的工程,公司均指出“項目的履行將占用公司較大的流動資金”,而在2016年二季度起,這一用語卻悄然改成“項目的履行將占用公司一定的流動資金”。

      這個從“較大”到“一定”的突然變化,頗耐人尋味。

      現金流困境如何緩解?負債率高企如何控制?近期,東方園林發布了一份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及募資的公告,配套募資金額不超過10.49億元,其中有近半(5億元)用于補充上市公司營運資金。

      除現金流難題外,東方園林在這些大項目中的具體占比也一直是個謎。

      界面新聞統計發現,東方園林今年來中標的12個項目中,有7個項目是聯合中標,占去一半,涉及金額則達177.23億元,占比超過八成。

      在六個聯合中標的公告中,東方園林除了最近一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葉縣段生態廊道建設及灰河、沙河治理PPP項目社會資本采購項目”中披露了雙方股權占比(東方園林作為牽頭人占項目公司股權份額比例49%,河南正本占比27.7%)之外,其余公告均只披露了公司扮演的“牽頭人”或“配合”的角色,對具體涉及的權益比例語焉不詳。

      在投資者眼中看到的是,今年超過200億元的接單金額,已是東方園林2015年全年營業收入53.81億元的近三倍。不過,若將聯合中標的具體權益比例明確標注出來,或許這個金額就不那么夸張了。

      假設在聯合中標的項目中,東方園林的股權份額占比均在49%,則177.23億元的金額要剔除過半,東方園林今年訂單量就縮至120億元左右,這其中還未剔除PPP項目中政府通常“1-3成”的占比。

      當然,這只是以披露項目為例的假設股權比例,界面新聞欲聯系東方園林求證,但未打通電話。

      股權份額導致訂單金額縮量外,東方園林的框架合同金額還常落地縮水。

      上述園林行業資深人士告訴界面新聞,事實上,東方園林年過百億元訂單已成常態,三四年前就已如此,但積累至今,也并未看到公司營收有大幅度的飛躍,只是在去年營收慢慢站上了50億元臺階。東方園林2013年、2014年、2015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9.74億元、46.80億元和53.81億元。

      該人士表示,這其中有兩個原因——“分批了、縮水了”。第一是大單是分步進行的,要等條件成熟時才能實施;第二,落地金額縮水。

      “200億元、300億元,公告披露的大部分是戰略性合作、框架性協議,合同金額是估算的,實際施工合同還會有變化。”他繼續解釋稱,“比如公司跟某城市簽30億元景觀或治理大合同,實際上落地還要簽每年實施合同,估算業務量跟實際落地合同通常會有縮水。”因此,大單的效果在近幾年的營業收入上并未得到體現。

      東方園林每次中標公告中也提及,“存在最終簽署的PPP項目合同所約定的項目投資金額、建設工期等與中標通知書內容不一致的風險。”

      在問及東方園林會否在未來幾年營業收入出現累積質的飛躍時,上述園林人士也稱,可能性不大。“以前東方園林拿下大單合同,可能市場會有所反應,但現在也沒什么反應了”。

      不過,該人士對東方園林的未來依然表示看好。“東方園林的經營已慢慢讓人有點驚喜了”。因為,“PPP項目拿大單不難,但組織實施和回款這兩個環節比較困難。這些年積累下來,東方園林大單運作、組織實施已漸趨成熟。在回款難的問題上,東方園林引入其他的金融機構進行保障,也有亮點”。

      2015年東方園林通過金融保障模式實現回款8.82億元。

      東方園林2015年、2016年重大工程中標一覽

      (來源:界面)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