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長沙實施三年造綠大行動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啟動環城綠帶生態圈建設的開局之年。新三年即將接力前行,行走在一江兩岸,“長沙藍”多了,湘江水清了,星城大地更綠了,美麗鄉村如詩如畫!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市民推窗能見景,開門可見綠,“城在林中、路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綠色城市新畫卷徐徐舒展。
三年為期,傾城造綠!“三年造綠大行動”實施以來,長沙共完成綠化建設面積約3.5萬公頃,新增公園和綠地3081公頃;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4.8%,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33%,中心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近11平方米,城市綠量與日俱增,美麗鄉村步步成景,品質長沙不斷刷新著顏值和氣質,“山水洲城”盡顯“生態之美、人文之美、城市之美”。
道路結成一張張“綠網”,河道串聯成一條條“綠脈”,庭院化作星羅棋布的“綠點”,森林變成一個個“綠肺”……辛勤的投入,換來的是城市面貌的“升級換代”和百姓獲得感的“水漲船高”。三年巧手繪綠,長沙勾勒出一幅蔥蘢滴翠的綠色畫卷,也為市民送上一份份“生態厚禮”。
1環城綠帶提質城市品位
“走這段路進城,一路好景相伴,心情也舒暢。”日前,市民喻建光驅車從長韶婁高速駛入長沙,桃花嶺森林公園、象鼻窩森林公園、洋湖垸濕地公園、獅峰山森林公園遙遙在望。
沿途林蔭夾道,一路風景,滿眼蒼翠。曾多次自駕返鄉探親,喻先生告訴記者,長韶婁高速是他回寧鄉的必經之地,出入城口曾泥土裸露、揚塵漫天,如今大變樣,真給長沙“長臉”了。
綠色是生命的本色,更是城市的底色。按照市委、市政府高品質推進三年造綠項目的要求,今年長沙將重點建設環城綠帶,在繞城線兩廂構筑100米寬的綠化帶,并將環城周邊山林納入環城綠帶建設范圍,確保環城綠帶兩廂林木成帶,一條綠樹成蔭、鮮花相伴的景觀大道環繞長沙,為城市系上“綠絲帶”。
“早些年,長沙中心城區寸土寸金,城郊結合部又亂搭亂建,出入城口更加缺綠少綠,如今開車走到哪到處都是綠色走廊。”長沙的哥劉偉剛也驚嘆身邊的悄然變化,“你看,芙蓉南路以前是北段美,南段弱,現在芙蓉南路也建了林蔭大道,尤其是兩旁先鋒公園、環城綠帶、雀園路出入城口幾大綠網連接成片,還有前往磁浮高鐵站的路上,新建了一段生態綠帶,全線都是綠,好看極了。”
數據鏈接
環城綠帶生態圈,將以三環線為骨架,輻射18條主出入城通道,連接長株、京港澳、長永、長常、長潭西、長韶婁高速,對接沿線山體、河流、濕地、湖泊、公園,形成立體輻射狀綠環,環繞長沙城區。按照“長藤-結瓜”順序建設,“長藤”即用3年時間(2015年-2017年),在三環線兩側各100米范圍內建設環城綠帶,共99.1公里;“結瓜”即用5年時間,至2020年沿環城綠帶建成環城公園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