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策 » 正文

      泉州"智慧城市"規劃綱要(2014—2020年)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6-09  

      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泉州“智慧城市”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泉州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泉州“智慧城市”規劃綱要(2014—2020年)》已經市政府第43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泉州“智慧城市”規劃綱要(2014—2020年)

        智慧城市是當今世界城市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城市可持續發展需求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結合的產物。建設智慧城市有利于促進城市規劃設計科學化、公共服務普惠化、社會管理精細化、基礎設施智能化和產業發展現代化,對于全面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和水平,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泉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和第四次環泉州灣城市規劃工作座談會議提出建設“智慧泉州”,這是市委、市政府在新的發展起點上,順應黨的十八大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及泉州城市總體戰略目標,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通過感知網絡廣泛應用,強化城市系統的自動感知、全面互聯、協調運作能力,提升城市基礎設施、運行管理、產業發展、公共服務、資源集約等整體功能和城市品質的新型城市發展戰略。依據《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數字福建“十二五”發展規劃》、《泉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十二五”“智能泉州”建設專項規劃》等編制本規劃綱要,規劃期為2014年至2020年。

        一、規劃背景

        (一)發展基礎

        近年來,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全市經濟和社會各領域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地區信息化發展水平整體穩步提高,信息化效益日益顯現。2010年和2012年連續兩屆入選“中國城市信息化50強”,獲得“全國制造業信息化工程重點城市”、“全國數字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全國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等榮譽,為泉州“智慧城市”建設奠定了較好基礎。

        1.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截止2013年底,寬帶網絡提速升級成績顯著,全市互聯網出口總帶寬達1060G,城區骨干光纜覆蓋率達100%,光纖接入覆蓋用戶超過230萬戶,城市地區20M寬帶覆蓋率達到95%,農村寬帶接入速率超過6M;無線城市發展已初具規模,基本實現了3G網絡全城覆蓋,主城區覆蓋率達到100%,Wi-Fi熱點AP數目7.36萬個;我市被工信部列為全國16個TD-LTE試點城市之一,全面啟動4G網絡建設;有線數字電視廣泛覆蓋,廣播電視網絡到行政村的覆蓋率為100%,數字電視整體轉換率為95%,數字電視終端已達到160萬戶;數據中心建設已初具規模,電信、移動、聯通等電信運營商已自建IDC,市行政中心政務機房一期及二期已啟用,中國國際信息技術(福建)產業園災備數據中心即將投產。

        2.公共管理服務信息化初見成效。信息資源整合共享示范明顯,數字泉州地理空間框架項目通過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驗收,在應急管理、公安指揮、國土資源管理、房地產信息管理、地圖服務等領域開展示范應用;政務公共服務不斷增強,建成全程式網上審批平臺、行政執法信息平臺和綜合電子監察系統;“中國泉州”政府門戶網站初具規模,實現全市大部分政府網上資源的整合;城市運行與管理成效顯著,數字城管、交通管理、環境監控、水資源管理、森林防火等信息平臺建設不斷推進;城市公共應急與安全深入推進,完成了平安城市安全監控系統二期建設,初步建立了基于GIS平臺搭建的城市應急指揮系統。

        3.社會生產信息化較快發展。“兩化融合”穩步推進,開展“兩化融合”示范企業創建活動,樹立典型樣板,推廣示范做法,帶動廣大企業加快信息化建設;電子商務加速發展,中興通訊電子商務項目、菜鳥智能物流骨干網絡核心節點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落地,完善配套產業鏈條,實現電子商務資源有效整合,2013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000億元。軟件產業快速發展,培育了南威軟件、甲骨文紡織服裝創新發展云中心等知名企業,引入中國華錄集團等企業,泉州軟件園正式開園。

        4.社會生活信息化穩步提升。生活領域信息化成效顯著,積極推進社會保障卡建設和應用,實現社保卡就診“一卡通用”。社區信息化取得進展,全市所有414個社區居委會100%開通光纖寬帶,100%開通社區服務總機,100%開通社區信息化平臺;教育、文化、衛生領域信息化持續推進,建成泉州市居民健康信息系統和基層醫療衛生系統,初步建成數字圖書館,基本建成“校校通”工程,學科資源網站和教務教學管理系統有效應用;農村信息化穩步拓展,培育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紀之村”數字化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并在全市2463個行政村全面推廣應用,被中國扶貧開發協會譽為中國村絡工程的“蘭田模式”。

        5.信息化發展環境日趨成熟。強化泉州市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領導作用,建立信息化專家委和專家庫,設立全市信息化聯席會議制度。標準法規機制逐步完善,建立財政投資的信息化建設項目的前置審核制度,逐步加強對信息系統工程建設市場的監督管理,有效加強信息化建設項目的管理與監督。加大信息化宣傳力度,舉辦提高信息化推進能力培訓班、CIO研修班。組織開展對臺、對外交流,促進與各地的信息化合作。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