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消息:5月16日,中國市長協會第五次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東方園林(002310,股吧)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張誠、東方園林生態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馬哲剛出席會議并作了主題發言。與市長們共同探討如何改善和加強城市生態建設。
十八大建設美麗中國言猶在耳,可生態環境的現實卻令人觸目驚心,水污染事故頻發、土壤污染潛伏、霧霾伺機鎖全國、PM2.5時常爆表、夏季全國大中城市遭遇內澇……生態治理早已刻不容緩,每個人都有著切膚之痛,主政一方的市長們更是為此絞盡腦汁。
生態治理需社會力量介入
今年4月,國務院出臺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意在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并公布了完成時間表。“水十條”的出臺可謂朝著美麗中國邁進了一步。
生態治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方支持,政府、企業、資金和技術一個都不能少。
首先,政府在生態治理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過,政府的角色定位是裁判和教練的混合體,而不是運動員。一個優秀的裁判應該賞罰分明,營造公平公正的比賽環境。另外,生態治理還應納入裁判的年終績效考核。
企業的角色是運動員,在政府的監管下負責生態治理方案的具體實施。每個運動員的天賦各有側重,有擅長環保的、有喜歡生態的,有偏愛園林的,政府這個教練要做的就是用其所長。
金融機構負責將政府資源轉化為企業在生態治理中所需的現金,各大科研院所是智囊團,負責提供技術、智庫支持。
生態治理需綜合解決方案
東方園林在城市生態治理上可謂獨具匠心,提出“三位一體”生態綜合治理方案,即集水資源管理、水域污染治理和水域生態修復、城市景觀建設于一體。
首先是對水資源的管理。通過雨洪管理、海綿城市等方式,建立雨洪調蓄系統,避免雨季大暴雨引發城市內澇災害。
水域污染治理和水域生態修復同步進行,標本兼治。合理控制城市污染排放是為治標;構建涵養林系統,形成城市生態防護帶,調節城市氣候環境是為治本。
城市景觀建設是東方園林的老本行,將城市景觀打造成城市名片。城市景觀工程生態化,乃行業大勢所趨。從生態角度對城市景觀進行規劃設計和施工,讓城市形成自我更新、自我循環的內在生態系統。
城市生態治理需要系統思維,統籌考慮,方能見效。“三位一體”落地實施需要制度支持,統一管理協調市政、水利、建筑、交通等部門。用“三位一體”對接“河長制”,由河長負責相關部門的統一協調。
生態治理需技術力量
東方園林曾用“三位一體”理念成功打造了安徽阜陽的城市水生態系統、廣東云浮西江新城大涌河生態治理、甘肅蘭州城市水系治理、安徽黃山太平湖湖保等多個項目,實戰經驗豐富。
目前,東方園林已經搭建了國際領先的技術平臺。組建了生態景觀設計品牌集群,擁有近2000人的技術團隊,與國家級的研究機構建立了院士工作站,與眾多院士及科研人員深度合作,還與多所國內最優秀的大學建立了合資設計院。另外,還和全球生態環保領域的多個頂尖機構建立了合作,一舉整合了全球最先進核心技術資源。東方園林已經具備了治理污染的充分技術能力,并正在不斷研發更經濟、更便宜的治污技術方法。
“三位一體”理念、豐富的實戰經驗,加上強有力的團隊和技術支持,東方園林只需找到合適的生態融資模式便可形成閉合循環。東方園林也一直在探索,目前已成立生態基金,也與國開行、農發行等金融機構形成戰略聯盟。PPP模式+農發行模式是目前東方園林找到的水生態治理最及時、有效的金融解決方案。只有這樣才能最終將藍天白云、青山碧水變為現實,還一個真正的美麗中國。
(來源:中國聯合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