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股市信息 » 正文

      新三板調整期 園林企業的穩健發展才是關鍵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10-16  

      6月7日消息:5月30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正式發布《2017年創新層掛牌公司名單的公告》,與去年首批953家創新層公司名單對比,今年入選創新層企業數量有所上升,共有1329家掛牌公司符合標準,占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的11.82%,其中園林行業上市公司符合創新層標準共計26家,占新三板掛牌園林行業企業總數的19.7%(截至5月30日新三板掛牌園林行業企業總數為132家)。

      作為新三板創新層首次調整,近4成原創新層公司已不在最新初選名單之列,而有710家基礎層公司成功入圍,這些企業主要來自信息技術、文化傳媒以及互聯網行業。

      從此次創新層名單的大幅波動可以看出,除私募行業外的公司在自身業務發展尚未成熟、穩定前,為進入創新層享受政策紅利而盲目進行業務數據沖刺,可能會為公司以后的經營及發展帶來不必要的壓力和負擔,稍有經營不善還會被重新調入基礎層。回溯2016年5月27日全國股轉系統發布的掛牌公司分層管理辦法看出,入圍創新層的掛牌公司均是嚴格按照三套并行標準執行,從盈利性、成長性、做市市值三個方面篩選考量,去年首次進入創新層的企業也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其享受的市場關注度、投資追捧熱度和政策扶持力度顯而易見。

      但隨著本年度創新層調整期來臨,首批創新層公司要想保層,除了年報要在4月30日之前披露、公司治理完善以及無非標審計意見與監管處罰等要求外,還必須符合董秘通過股轉系統董秘資格考試、合格投資者不少于50人、最近60個可轉讓日實際成交天數占比不低于50%三大硬性指標。其中“雙50”維持最難,也正因此導致323家首批創新層公司在今年的調整中退層或被吊牌。由此可見,一次性發力或者單純為符合標準而入層的做法并不可取,也不可能長久。

      創新層名單公布后,各大媒體均從不同角度分析報道,但縱觀之,其報道或多或少都帶有明顯色彩效應,這無可厚非,畢竟交易活躍類企業更讓投資人乃至媒體青睞。但無論是入圍創新層的企業,亦或是還在基礎層的公司,只要有持續經營能力、穩步的效益提升,都值得給與極大肯定。

      目前諸多園林企業面臨著經濟下行的壓力和處于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應該堅守自身業務發展,穩步前行,這樣更有利于得到到資本市場的認可和紅利。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