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姜洋12月12日表示,截至目前,全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超過1100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一。2016年年初至2017年10月底,新上市605家上市公司中有高新技術企業495家,占比達82%。
他同時指出,上市公司要自覺遠離頻繁融資、編項目炒概念、盲目虛假重組、違規無序減持等市場亂象。
姜洋表示,當前,證監會系統正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資本市場的一系列精辟論述,扎實推進新時代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發展。一年來,中國證監會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資本市場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牢記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發展方向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根本監管使命,不斷強化依法全面從嚴監管,著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促進資本市場穩健發展。
一是立足增量優化,從源頭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證監會繼續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進一步優化股票發行審核流程,不斷提高審核效率。今年前11個月,共核準企業首次公開發行386家,IPO家數和融資規模均居同期全球前列。IPO審核周期大幅縮短,IPO堰塞湖得以有效緩解。
同時,理順發行、定價、配售等環節運行機制。完善股票發審委制度,堅持選聘、運行、監察相分離,提高透明度。嚴把審核質量關,推動更多優質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防止“病從口入”。五年來,上市公司家數由2400多家增加至3400多家,一大批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企業逐漸成為資本市場生力軍,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數量大幅攀升,形成了較為顯著的聚集效應,更多的優質企業享受到了資本市場的便利。
“實踐證明,只有源頭活水長流,才能實現清渠如許,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越來越多的代表產業發展方向和經濟核心競爭力的上市公司聚集資本市場,將為資本市場更好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入強大正能量。”姜洋說。
二是注重存量重組,著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通過持續簡政放權,目前90%以上的并購交易已由上市公司自主實施,更好地支持產業整合與經濟轉型升級。今年前10個月,全市場實施并購重組超過2000家次,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在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日益彰顯。今年以來,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實施并購重組530余家次,央企和地方國企的資源和產能得到有效整合,產業集中度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同時,強化監管和稽查執法,嚴格遏制“忽悠式”、跟風式及盲目跨界重組,在已審結的并購重組交易中,同行業、上下游產業整合單數占比不斷提高,監管政策對市場的正面引導效果更加明晰。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通過重組上市實現做強做優做大,并購重組的質量大幅提升,“炒殼”現象明顯降溫,市場估值體系回歸理性。欣泰電氣、新都酒店平穩退市,市場優勝劣汰功能不斷顯現。
三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助力經濟發展“三大變革”。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面,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實施差異化信息披露監管安排,扶持高新技術企業做優做強,促進新舊動能轉換。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方面,對貧困地區企業IPO、債券發行、并購重組等實施“綠色通道”政策。增加上市公司扶貧信息披露要求,引導上市公司自覺履行社會責任,自覺投身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偉大事業。服務綠色發展戰略方面,證監會與環保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立健全上市公司強制性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督促上市公司履行生態保護責任。服務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方面,堅定擴大資本市場雙向開放,A股成功納入明晟(MSCI)新興市場指數,首批220多家上市公司納入指數。中國證監會加入OECD公司治理委員會,借鑒國際經驗提升我國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他同時指出,上市公司要自覺遠離頻繁融資、編項目炒概念、盲目虛假重組、違規無序減持等市場亂象。
姜洋表示,當前,證監會系統正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資本市場的一系列精辟論述,扎實推進新時代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發展。一年來,中國證監會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資本市場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牢記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發展方向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根本監管使命,不斷強化依法全面從嚴監管,著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促進資本市場穩健發展。
一是立足增量優化,從源頭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證監會繼續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進一步優化股票發行審核流程,不斷提高審核效率。今年前11個月,共核準企業首次公開發行386家,IPO家數和融資規模均居同期全球前列。IPO審核周期大幅縮短,IPO堰塞湖得以有效緩解。
同時,理順發行、定價、配售等環節運行機制。完善股票發審委制度,堅持選聘、運行、監察相分離,提高透明度。嚴把審核質量關,推動更多優質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防止“病從口入”。五年來,上市公司家數由2400多家增加至3400多家,一大批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企業逐漸成為資本市場生力軍,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數量大幅攀升,形成了較為顯著的聚集效應,更多的優質企業享受到了資本市場的便利。
“實踐證明,只有源頭活水長流,才能實現清渠如許,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越來越多的代表產業發展方向和經濟核心競爭力的上市公司聚集資本市場,將為資本市場更好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入強大正能量。”姜洋說。
二是注重存量重組,著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通過持續簡政放權,目前90%以上的并購交易已由上市公司自主實施,更好地支持產業整合與經濟轉型升級。今年前10個月,全市場實施并購重組超過2000家次,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在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日益彰顯。今年以來,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實施并購重組530余家次,央企和地方國企的資源和產能得到有效整合,產業集中度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同時,強化監管和稽查執法,嚴格遏制“忽悠式”、跟風式及盲目跨界重組,在已審結的并購重組交易中,同行業、上下游產業整合單數占比不斷提高,監管政策對市場的正面引導效果更加明晰。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通過重組上市實現做強做優做大,并購重組的質量大幅提升,“炒殼”現象明顯降溫,市場估值體系回歸理性。欣泰電氣、新都酒店平穩退市,市場優勝劣汰功能不斷顯現。
三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助力經濟發展“三大變革”。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面,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實施差異化信息披露監管安排,扶持高新技術企業做優做強,促進新舊動能轉換。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方面,對貧困地區企業IPO、債券發行、并購重組等實施“綠色通道”政策。增加上市公司扶貧信息披露要求,引導上市公司自覺履行社會責任,自覺投身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偉大事業。服務綠色發展戰略方面,證監會與環保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立健全上市公司強制性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督促上市公司履行生態保護責任。服務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方面,堅定擴大資本市場雙向開放,A股成功納入明晟(MSCI)新興市場指數,首批220多家上市公司納入指數。中國證監會加入OECD公司治理委員會,借鑒國際經驗提升我國上市公司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