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股市信息 » 正文

      年內新增23家IPO報會企業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5-11  
            上交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4日,今年新增23家報會企業,其中上交所8家,深交所中小板5家、創業板10家。其中,上周(4月30日 5月4日)主板新增報會企業1家,中小板新增報會企業3家,創業板新增報會企業2家。

            截至5月4日,證監會按周公布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首發申報企業共321家,其中上交所154家,深交所167家(中小板51家、創業板116家)。

            截至5月4日,證監會按周公布首發申報企業中,2018年終止審查企業共140家,其中上交所55家,深交所85家(中小板23家、創業板62家)。

            《證券日報 》記者注意到,這一數據較此前一周增加了6家。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27日,證監會按周公布首發申報企業中,2018年終止審查企業共134家。

             此外,數據顯示,截至5月4日,上交所主板25家IPO公司完成上市,募資259.90億元,6家公司發行中,17家公司過會待發行。深交所中小板8家IPO公司完成上市,募資103.77億元,無公司發行中,6家公司過會待發行。深交所創業板13家IPO公司完成上市,募資92.37億元,4家公司發行中,6家公司過會待發行。

            新股審核方面,5月8日,發審委審核了3家公司的首發申請。 從審核結果來看,密爾克衛化工供應鏈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捷佳偉創新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獲得通過,北京時代凌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否。

            由此,今年以來,IPO申請被否的企業數量達到了38家。

            對于北京時代凌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審委提了5大方面共計13個問題。其中,毛利率依舊是受關注的一個點:發審委要求公司說明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波動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與同行業可比公司變化趨勢一致。

            另外,發審委要求公司說明,IPO申請文件與股權系統披露的相關文件存在差異的原因及合理性;主要業務類型是否發生重大變化,發行人核心技術如何體現;是否對政府工程存在較大依賴,是否對稅收優惠、政府補貼存在重大依賴,是否對持續盈利能力造成重大不確定性。

            此外,原本安排昨日上會接受審核的北京宇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鑒于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證監會決定取消對公司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

            這是今年以來第8家IPO申請被取消審核的企業。從取消審核的原因看,有2家是在上會前申請撤回申報材料,6家因為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