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大講堂 » 正文

      解讀《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5-03  

        針對當前我國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了未來城市發展目標和任務,提出了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新路徑和發力點,治愈“城市病”頑疾指日可待。

        未來城市發展目標

        目標一:用5年左右時間,全面清查并處理建成區違法建設。

        進一步強化規劃的強制性,凡是違反規劃的行為都要嚴肅追究責任。城市總體規劃的修改,必須經原審批機關同意,并報同級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從制度上防止隨意修改規劃等現象。健全國家城鄉規劃督察員制度,實現規劃督察全覆蓋。

        嚴控各類開發區和城市新區設立,凡不符合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進行建設的,一律按違法處理。用5年左右時間,全面清查并處理建成區違法建設,堅決遏制新增違法建設。

        目標二:用5年左右時間,完成城市歷史文化街區劃定。

        通過維護加固老建筑、改造利用舊廠房、完善基礎設施等措施,恢復老城區功能和活力。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合理利用,保護古遺址、古建筑、近現代歷史建筑,更好地延續歷史文脈,展現城市風貌。用5年左右時間,完成所有城市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筑確定工作。

        目標三: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

        發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減少建筑垃圾和揚塵污染,縮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質量。鼓勵建筑企業裝配式施工,現場裝配。建設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積極穩妥推廣鋼結構建筑。在具備條件的地方,倡導發展現代木結構建筑。

        目標四:到2020年,基本完成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以政府為主保障困難群體基本住房需求,以市場為主滿足居民多層次住房需求。

        大力推進城鎮棚戶區改造,穩步實施城中村改造,有序推進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危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加快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切實解決群眾住房困難。打好棚戶區改造三年攻堅戰,到2020年,基本完成現有的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創新棚戶區改造體制機制,推動政府購買棚改服務,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構建多元化棚改實施主體,發揮開發性金融支持作用。積極推行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

        目標五: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平均路網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

        分梯級明確新建街區面積,推動發展開放便捷、尺度適宜、配套完善、鄰里和諧的生活街區。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解決交通路網布局問題,促進土地節約利用。樹立“窄馬路、密路網”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設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級配合理的道路網系統。打通各類“斷頭路”,形成完整路網,提高道路通達性。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平均路網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積率達到15%。積極采用單行道路方式組織交通。加強自行車道和步行道系統建設,倡導綠色出行。合理配置停車設施,鼓勵社會參與,放寬市場準入,逐步緩解停車難問題。

        目標六:到2020年,超大、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達到40%以上。

        以提高公共交通分擔率為突破口,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到2020年,超大、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達到40%以上,大城市達到30%以上,中小城市達到20%以上。加強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促進不同運輸方式和城市內外交通之間的順暢銜接、便捷換乘。擴大公共交通專用道的覆蓋范圍。實現中心城區公交站點500米內全覆蓋。

        目標七:到2020年,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力爭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加快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全面加強配套管網建設,提高城市污水收集處理能力。整治城市黑臭水體,強化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接合部污水截流、收集,抓緊治理城區污水橫流、河湖水系污染嚴重的現象。到2020年,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力爭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

        以中水潔廁為突破口,不斷提高污水利用率。新建住房和單體建筑面積超過一定規模的新建公共建筑應當安裝中水設施,老舊住房也應當逐步實施中水利用改造。

        目標八:到2020年,力爭將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

        建立政府、社區、企業和居民協調機制,通過分類投放收集、綜合循環利用,促進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到2020年,力爭將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

        強化城市保潔工作,加強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統籌城鄉垃圾處理處置,大力解決垃圾圍城問題。推進垃圾收運處理企業化、市場化,促進垃圾清運體系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對接。

        通過限制過度包裝、減少一次性制品使用、推行凈菜入城等措施,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產生。利用新技術、新設備,推廣廚余垃圾家庭粉碎處理。完善激勵機制和政策,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建立餐廚廢棄物和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

        目標九: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

        促進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與城市管理服務融合,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務水平。加強市政設施運行管理、交通管理、環境管理、應急管理等城市管理數字化平臺建設和功能整合,建設綜合性城市管理數據庫。推進城市寬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網絡安全保障。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

       
       
      [ 學習培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學習培訓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