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大講堂 » 正文

      評論:街區制是國內建筑規劃的新變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5-03  

        在通往社會文明發展的道路上,中國的城市建筑規劃發展還要經歷多少變革?

        2月23日,原紐約規劃局委員、美籍華人建筑規劃專家饒及人接受了記者的專訪,對我國城市建筑規劃發展給出了一些建議與感受。

        近期國務院相關意見指出“新建住宅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對此,饒及人認為,這是建筑規劃面臨的一場新變革。“落到實處之前,應該有一個階段性的研討;應該分不同城市推廣,還要有規模限制,通過科學的課題研究之后推出的具體實行”。

        饒及人現任中國國務院外專局資深美籍規劃建筑專家、中國科學發展觀首席專家,多年從事建筑規劃設計。“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的對象雖然是宏觀的,但其結果卻與百姓的公共利益緊密相連。”

        對于街區制的推廣,饒及人認為 “中國早就應該這么做了”,因為大城市里的“小胡同、大街塊”對城市交通造成了巨大問題,這也是導致老百姓依賴開車的直接原因。街塊小更利于老百姓步行與鄰里互動頻率也比較高,車道擁堵的現象自然就消失了。

        不過,繞及人也指出,以前的消防通道、地下停車場的建設都是按大街塊的規劃去做的。小區道路公開之后,還涉及物業管理費、維修費等種種細節考慮。現階段實施難度主要在于現有小區的改造,例如一些小區的消防栓,防火栓等公共設施都沒有齊備。

        切忌機械照搬國外

        對于國務院日前出臺的相關意見,饒及人表示贊同,但強調這些落地還需要土壤和時間,不同的城市可以排序進行。

        “可以切一刀,不能一刀切”。饒及人直言,中國城市規劃與國外相比,最重要的是體制不一樣,因此在模式上只能借鑒不能照抄,否則就變成東施效顰。城市設計在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片區和小于片區規劃等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內容。

        例如上海做海綿城市就不容易做,而在做開放式小區的建設上就有很好的基礎。以徐匯濱江為例,所有的區域規劃和城區建設都是圍繞著文化元素所展開的,隨著這些相應的文化產業、文化設施的完工,將有越來越多的文化事件在這里發生。中國目前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這與紐約20世紀中后期的發展非常相似,而城市建設也越來越重視規劃。對此,饒及人認為,沒有好的城市設計會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而城市建設的浪費則是最貴的經濟浪費。“中國的規劃部門不妨借鑒紐約城市規劃的宗旨。例如,城市規劃要著眼于全體居民的居住環境質量;城市必須有秩序、有條理地綜合發展;城市規劃必須創造有鮮明特色的城市形象,而非單純復制城市;要加強對土地的規劃,就是要保持穩定的城市用地價格與價值,從而創造稅收。”

        中國街區制推廣挑戰待破

        目前中國城市規劃,理論上都是將城市視為一個高效運作的經濟機器。此前,就有業內質疑稱,當所有規劃都是以高效賺錢為導向的時候,會讓城市變成一個大機器,失去了人文城市和自然城市的活力。

        傳統的城市自發成長,雖然效率可能不那么高,但具持續發展性。因此,街區制的推廣是現代城市與傳統城市最大的矛盾之一。饒及人指出,高層建筑需要一個全方位思路,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社區裙樓的做法牽涉到隱私和管理問題,應該有一個規模限制,不是每一棟房子都需要裙樓。饒及人透露,目前國內社區裙樓空置的面積非常大,今后建設應該有一個規模的限制。

        不僅如此,饒及人還認為,前述《意見》將令中國城市發展迎來更深入的考慮,例如怎么提高城市效率。從規劃的角度,應該做更詳細的法規,比如發達城市、欠發達城市應有不同管理模式,與城市規模不一樣。饒及人指出,特大城市有特大城市的管理方式,如同各種類型的車子一樣,公交車、小車、大巴車的管理模式都不一樣。

        此外,該《意見》面臨的第二個挑戰圍繞在海綿城市上。推進海棉城市建設就是指充分利用自然山體、河湖濕地、耕地、林地、草地等生態空間,建設海綿城市,提升水源涵養能力,緩解雨洪內澇壓力,促進水資源循環利用。鼓勵單位、社區和居民家庭安裝雨水收集裝置。饒及人直言,中國大部分海綿城市示范區,現在都有變形趨勢。施工單位都是帶著資金進入,最后變成景觀設計。實質上還是炒地皮、蓋住宅的模式,而這跟地方財政收入模式有關系。

        同時,街區制還面臨城市資源節約的挑戰,城市必須將可持續發展放在首位,有著完善的高速公路、供水、污水處理、燃氣供應與大眾捷運系統。

        隨著越來越多的外資進入市場,未來中國城市建設規劃或將會發生以下變化——建設投資多樣化;建設市場愈來愈開放;建設質量提升,質量觀念會變化;建筑形式多樣化,建筑材料的科技含量會提高;城市經營理念流行,城市投資、融資的形式會有多樣化,城市將作為資本來運作;每個城市必須建立G.I.S.(規劃地圖數據庫),以便規劃決策者掌握最新最正確的數據。

        “街區制推廣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直至今天,雖然規劃的地位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而且有一些城市規劃得很好,但仍然有不少城市的官員與老百姓僅是有了規劃意識,卻不容易達到規劃共識。” 饒及人告訴記者。

       
       
      [ 學習培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學習培訓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