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鎮旅游發展迅速,現有原地修繕或復建的封閉或半封閉古鎮、憑空打造的開放式仿古小鎮、兼具觀光與度假的主題公園型古鎮等三種主要類型。目前古鎮旅游面臨著承載壓力過大、保護相對滯后、旅游產品偏少、景區管理不善等現實問題。剖析北京密云古北水鎮,可以了解古鎮形態主題公園或主題公園型古鎮的成功之處,我國古鎮旅游發展可以借鑒迪士尼模式、摒棄景區模式和創新融合模式。
近兩年,有“北方烏鎮”之稱的古北水鎮以其古式的建筑、典雅的環境、獨特的歷史文化、厚重的人文內涵以及濃郁的民俗民風,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游客,成為密云、北京乃至中國旅游行業的一匹“黑馬”。在備受青睞、拉動經濟的同時,也為古鎮旅游走出了一條特色新路。受此啟發,筆者總結古鎮旅游的發展現狀和問題,解析古北水鎮的成功經驗,并對古鎮旅游提出發展建議。
一、我國古鎮旅游的發展現狀
古鎮,一般指有著百年以上歷史,具有較大規模的文化遺存和商業形態,能夠滿足現代人集中居住需求的建筑群。我國歷史悠久,廣闊土地上有著很多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鎮。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不少古鎮陸續被開發成旅游景點或景區,催生了古鎮旅游,并有了以下幾種類型:
1.原地修繕或復建的封閉型/半封閉型古鎮
目前,我國主流的古鎮開發模式是原地進行修繕或復建,即通過對原有古鎮進行查勘、設計、維修、更新等修葺,對文物古跡、文保單位加以保護,并使之成為封閉式或半封閉式的景區,例如江蘇的周莊。周莊被譽為“中國第一水鄉”,是我國第一個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鎮。在古代,我國以水運為主,京杭大運河溝通南北,意義重大。大運河沿岸的周莊在歷史上曾經非常興盛。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和工業化的興起,陸路交通日益發展,地方經濟的發展都是以公路、鐵路等陸路交通為骨架,以水運為主的周莊日益沒落,但也因此躲過了被拆掉發展鄉鎮企業的“厄運”,有幸保留了江南水鄉的獨特風貌。后來,在陳逸飛油畫《雙橋》的影響下,周莊迅速被全世界所了解,然后被修繕,用來發展旅游。因此,周莊是原地修繕型或復建型古鎮的典型代表,其他諸如山西平遙古城、江蘇蕩口古鎮等也基本如此。云南麗江古城中心的大研古鎮也是在1997年被大地震夷為平地之后,在原址上按原樣復建的。
2.憑空打造的開放型仿古小鎮
古鎮的范圍往往有限,有些地方便依托古鎮悠久的歷史、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周邊類似區域進行科學規劃,以旅游開發促進古鎮保護和發展為目標,實行古鎮擴建工程,使新增部分成為原有古鎮的拓展和補充,甚而至于完全憑空打造。如云南麗江市的束河古鎮,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驛站之一,就有老區和新區之分,中間隔著一條小河。束河古鎮的新區建設完全按老區的風貌憑空建造,沿街景致均為納西風格,石橋、石板路、上馬石、豪宅、店鋪以及店鋪中琳瑯滿目的馬鞍、馬鈴、皮口袋、皮鞋、酥油桶、銀器、銅器等,讓人難以區分新建與舊有,感到的是原汁原味的古鎮氣息。
3.具有可復制性的主題公園型古鎮
古鎮的吸引力與日俱增,但真正的古鎮資源畢竟有限。于是,為了迎合大眾需求,各地陸續出現了一些主題公園型古鎮,或者說是古鎮形態的主題公園,即以古鎮為載體,根據某個特定的主題,采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多層次活動設置方式,集諸多娛樂活動、休閑要素和服務接待設施于一體的現代旅游目的地。例如烏鎮二期就很像是一個古鎮形態的主題公園,因其買斷了產權,把原住民遷出,然后把原來的房子拆后重修,實際上是按照原來文化遺存的風貌和結構的復建物,模擬古鎮生產、生活場景,并且在其中大量配置了表演節目、觀光景點和度假酒店。建筑材料、建筑形式上重點是外貌仿古,比較精致,但可以不追求歷史真實性,真假材料混用。主題公園本身是可以復制的,就像迪士尼樂園,在美國、日本、法國、中國都有,其本身是一個創造出來的童話世界,內部參與性、娛樂性強,周邊建有大片的度假區,而烏鎮二期也收門票,兼顧觀光和度假,憑空創造了一種古代小鎮的生活場景,這種模式已經完全復制到了北京的司馬臺長城腳下,與迪士尼、歡樂谷的主題公園模式并無二致,古北水鎮也是一個創造出來的“烏鎮”。
山東的臺兒莊古城雖然使用了大量的古代建筑材料,也號稱原汁原味復建,但臺兒莊在抗戰時期被夷為平地,并沒有留下詳實的資料、圖片,如今建成的臺兒莊古城雖然沒打算異地復制,但其實從打造到經營、管理都無異于主題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