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徐霞客游線節點城市聯動機制建設研討會在浙江寧海舉行,100多位來自全國9個省市嘉賓圍繞“徐霞客游線遺產保護與利用”深入研討。組織者說,此研討意在總結徐霞客游線標志地尋找與認證工作的階段性成果,進一步推動徐霞客游線文化遺存的梳理、保護與徐霞客精神的弘揚,同時探討游線申報世界線性文化遺產的可行性與路徑,實現節點城市進一步的大聯合。
全國政協文史委副主任、浙江省政協原主席、徐霞客游線遺產保護與申遺研究推進委員會委員周國富:
弘揚徐霞客精神,有利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徐霞客精神體現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我們要加強對徐霞客遺產的學習和研究,深入挖掘徐霞客遺產的文化內涵,深刻闡釋徐霞客精神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價值理念和鮮明特色,加深對徐霞客精神的認知和了解。要認真攝取徐霞客精神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從而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自覺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中華文化促進會副會長郭杰:
徐霞客精神:堅持創新、求真求實
每個人看徐霞客文化,第一時間反映出的精神都有所不同,我看到的是堅持、創新、求真求實。徐霞客對自己理想的堅持,對事物的求真求實,才讓他成就了千古奇書《徐霞客游記》,而該書在地理學和文學上擁有的重要價值,就是一種創新。我們不斷地攤上徐霞客精神的這種回望,其實更多的是為了能夠借鑒。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徐霞客游線遺產保護與申遺研究專家委員會委員李榮啟:
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
要把此項工作納入本地區政府工作的規劃,把徐霞客游線遺產的保護和申遺作為重要抓手,促進本地區的和諧社會建設和全面可持續發展。同時,當地政府要形成多部門的聯動機制,相互配合、協調一致,積極努力做好這項工作。
全國政協委員、江西師范大學文化研究所所長,徐霞客游線遺產保護與申遺研究專家委員會委員王東林:
重在實踐檢驗
作為一種以使命和學術推動文化保護的“徐霞客游線標志地尋找與認證行動”,堅定于習總書記提出的“四個自信”,健步于參與單位和專家學者高度的責任意識和嚴謹的科學精神。從第一批實驗性認證過程來看,效果的實現程度應該是令人鼓舞的,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傳播了知識,開啟了一個“滿城爭說徐霞客”的喜人局面,徐霞客事跡和精神進一步深入人心、鼓舞人心;認識了價值,包括作為科考線路的價值、遺產的價值、精神的價值和經濟的價值,從政府到百姓,都以擁有這份價值為珍貴、為榮耀;凝合了意愿,即充分反映了、體現了并集結了民意和政意,意愿的目標指向呈現出高度的一致性;推動了保護,通過線路專題普查,了解了遺產家底,提升了保護意識,促進了保護行動,催生了一批保護和利用規劃成果;帶動了經濟,如首批參與認證的福建將樂、浙江寧海、廣西上林等地,大都開發或預備開發徐霞客專題旅游產品,有的已經收獲了成效;促成了聯合,最直接的成果是沿線各節點城市聯動機制的建設,通過聯合,實現抱團發展、熱點傳動,整體放大價值效應;測試了方法,通過實踐驗證了《認證辦法》的科學性與可行性,為進一步微調、優化提供了事實依據;積累了資料,經過多次修改的申請報告和各類附件,為徐霞客學術研究、保護與利用研究和未來的“申遺”研究,奠定了重要的資料基礎;堅定了信心,主要指在調研過程中,一批原本持謹慎懷疑態度的學者,通過反復的研究,逐步理清了思路,充分肯定了徐霞客游線作為“科考線路”的性質界定和基本內涵,并在遺產類型及其開創性價值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了有關申遺策略的初步構架,從而展示了令人可信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