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大講堂 » 正文

      評論:國家公園誰來建怎么管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7-03  

        云南省政府2006年在迪慶建立了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迄今為止,云南省已先后建立8個“國家公園”。

        端午節前夕,南方多數地區早已進入炎夏,云南省迪慶市普達措“國家公園”依然春寒料峭。綿綿雪山勾勒出藍天與綠地的界線,泓泓綠水點綴在莽莽蒼蒼的冷杉林間,一切都是那么恬靜。

        之所以給普達措“國家公園”打上引號,是因為這個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中心地帶的“國家公園”,其實是云南省自己設立的。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傳出消息:我國已選定北京、吉林、黑龍江、浙江、福建、湖北、湖南、云南、青海等9省市,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為此,國家發改委已與美國保爾森基金會簽署《關于中國國家公園體制建設合作的框架協議》,在國家公園試點技術指南、美國等國家的國家公園案例研究、試點地區國家公園管理體制和政策實證研究、國家公園與保護地體系研究以及機構能力建設等方面開展具體合作。

        權屬關系應盡快理順

        建立國家公園體制,一個最現實的首要問題是:在哪里建。

        國際上成功的國家公園,一般是將既有保護區、公園整合而成。比如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占地約90萬公頃,跨懷俄明、蒙大拿、愛達荷3個州,整合了溫泉、峽谷、大湖等多個保護區和景點,擁有上萬處溫泉、290多處瀑布。園內森林占全美國森林總面積的90%,水面占全美國淡水水域面積的10%。

        云南省政府2006年在迪慶建立的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正是依托既有的碧塔海省級自然保護區而設立。2008年,國家林業局正式批準云南省作為國家公園建設試點省,同意已具備條件的自然保護區為依托,開展國家公園建設試點。迄今為止,云南省已先后建立8個“國家公園”。

        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說,1956年,國務院責成原林業部會同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研究建立自然保護區問題。經過近60年的發展,我國以自然保護區為主體,以多部門分管、地方管理為主的保護區體系已基本形成。目前,全國已建立自然保護區2669處,面積占國土陸地面積的15%,有效保護了我國最重要、最精華的自然景觀、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基因資源。

        “我國人多地少,已經很少有大面積的原生生態系統來另行劃建國家公園,現實決定了我國國家公園應主要在現有保護區中整合建立。通過整合建立國家公園,還可以解決各類保護區交叉重疊的問題,把碎片化、孤島化的自然生態系統整合起來,構建科學的保護區體系。”趙樹叢說。

       
       
      [ 學習培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學習培訓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