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大講堂 » 正文

      國內景區門票漲價沖動倒逼國家公園落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9-18  

        中秋小長假、“十一”黃金周來臨前夕,多個4A、5A景區傳出漲價消息,有出游計劃的人們大呼掃興。中國旅游景區協會日前發出倡議,號召5A、4A級景區帶頭不漲價,國家旅游局表示不贊成景區門票價格上漲過高、過快。但這些顯然難以抑制景區漲價沖動。

        國內景區門票一條道“漲”到黑,已然成為另一種讓人倒胃口的“風景”,在祖國大好河山與河山的“主人”之間,筑起了一道越來越高的圍墻。游不起的人固然更加游不起,只能望河山而興嘆;游得起的人則選擇了“用腳投票”的反對,境外旅游熱潮近年來可謂風生水起。國內門票越來越高,服務水平卻原地踏步,旅游設施也不夠健全,管理更是亂得一塌糊涂,這在事實上倒逼著國內旅游消費正在大量往境外“被擠出”。

        雖然漲價的景區貌似都很自信,但終究不可逃遁于市場法則的約束。在越過“不管多貴,不管多濫,總要去一次”的旅游勃興初始階段后,這些唯余罵名與貪婪的景區,吸引力必然越來越小;與此同時,在“地球村”時代的旅游魅力大比拼中,更將毫無競爭力可言。旅游業的“人傻,錢多,速漲”時代,給了國內景區瘋狂漲價的底氣,與此同時,也是對旅游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極大破壞。

        一條道“漲”到黑的景區門票,不僅不利于國內旅游業發展,更不利于生態旅游資源和歷史遺址保護。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明確提出的“建立國家公園體制”,雖然主要著眼于生態文明,旨在“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但對促進旅游業長期可持續健康發展,同樣不啻為一劑良藥。這一點,國內的“免費西湖”其實早有驗證,只是大多數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仍在門票的“螺獅殼”里漲個不休。不過,某種意義上,這對盡早落實三中全會“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的決定,是一種倒逼的力量。只不過,就像美國國家公園除了自身經營收入,還有中央財政、慈善機構、企業贊助等三大塊投資渠道,建立國家公園體制也必然意味著更多的政府投入和政府責任。

       
       
      [ 學習培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學習培訓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