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人物 » 正文

      盧振群:90后小伙的綠色創業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1-13  
      11月9日,記者在位于濟陽縣仁風鎮蘭家村北300米的濟陽縣振群綠化苗木繁育中心看到,雖然已是初冬,但園區內卻是郁郁蔥蔥,一片
            11月9日,記者在位于濟陽縣仁風鎮蘭家村北300米的濟陽縣振群綠化苗木繁育中心看到,雖然已是初冬,但園區內卻是郁郁蔥蔥,一片生機盎然。振群綠化苗木繁育中心負責人盧振群告訴記者,眼前的這300多畝綠化基地只是他創業的一部分,接下來,他將帶領附近的村民一起,成立農業合作社,建立生態旅游度假村,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創業夢。
       
            工作碰壁,卻誤打誤撞建起了苗木基地
       
            初見90后小伙盧振群,他的言談舉止有種超越年齡的成熟。對此,盧振群笑稱,近2年的創業經歷,讓他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幾歲。
            “基地建立初期,每天不僅要解決各種苗木培育過程中的難題,還要挖空心思到處找客戶,頭發都快熬白了。”盧振群告訴記者,大學畢業后,做臨時工、跑業務的他四處碰壁,屢次打擊曾讓他低迷不前。與朋友的一次閑聊中,盧振群得知,城市綠化苗培育是個很有發展前途的行業。就是這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不甘于平庸的他,萌生了自主創業的想法。
            盧振群自幼生活在農村,他深知養育自己的這片熱土,源源不斷地提供著機會與財富。2014年,經過上網查閱資料,盧振群先后以土地流轉的方式,從農民手中承包了600多畝土地,幾經籌劃,一個繁育綠化苗木新品種、種植銷售綠化苗木的基地終于注冊成功。
       
            缺乏經驗,基地建設因資金不足屢屢停工
            然而,基地注冊的喜悅并未持續多久,隨之而來的重重困難卻是盧振群始料未及的。因為沒有建設經驗,苗木基地的概算投資遠遠超出計劃的5倍之多,就連辦公室、監控設備這樣的基礎設施建設都曾因資金問題屢屢停工。
            開弓沒有回頭箭,盧振群憑著一股韌勁,硬著頭皮四處籌錢。“當時父母把所有的積蓄都拿了出來,親戚朋友,能借的都借遍了。”盧振群告訴記者,在親友的幫助下,基地建設步入正軌。基地建成以后,通過多方調研,盧振群終于確定了綠化樹木的種植、繁育項目,從購進樹苗到合理栽植,從日常管理到技術創新,短短3個月的時間,他的苗木基地種植繁育綠化苗木100萬株,建設溫室5000多平方米。截至目前,基地共繁育包括海棠、櫻花、紫葉李、木槿、百日紅等在內的綠化樹木50多種,稀有花卉苗木30多種。
       
            多種經營,搞起林下經濟
            在盧振群的苗木基地里,記者看到很多散養的鴨子。盧振群告訴記者,這是他近期開始運作的新產品——林下經濟。
            “在基地里搞養殖,養鴨子,一方面是由于鴨子吃草,可以減輕人工除草的負擔,節約勞動力,另一方面,畜禽活動的空間大,發病率低,鴨子散養在樹林中,節省飼料,肉質也好,產生的糞便還是地里的有機肥料。”盧振群告訴記者,樹下散養的方式契合了當下人們對綠色健康食品的追捧,鴨子根本不愁銷路,很多客戶已經開始提前預定了。
            采訪中,盧振群告訴記者,除了在樹下搞養殖,他還準備在樹下種藥材,把樹底下的閑置土地充分利用起來。
       
            成立合作社,為附近蔬菜大棚找銷路
            記者了解到,苗木基地建成以后,盧振群先后為附近村民提供了50多個就業崗位,為基地附近的村莊硬化道路2公里,為附近蔬菜的運輸提供了便利。
            采訪中,記者遇到了前來商議建立農業合作社的村民。盧振群告訴記者,基地所在的村子附近有200多個蔬菜大棚,由于沒有統一的管理,每年都會有好菜找不到好銷路的情況出現。近期,盧振群決定和附近的村民一起,讓村民以蔬菜大棚入股的方式,成立農業合作社,統一種植和管理,共同找銷路。
            談及未來,盧振群告訴記者,建立基地,成立農業合作社,只是他創業夢的一部分。接下來,他將結合苗木基地緊挨徒駭河,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的優勢,建一個集垂釣、餐飲、娛樂、觀光、采摘于一體的生態旅游度假村。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