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人物 » 正文

      鄧淵:不等不靠種苗木脫貧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1-11  
      鄧淵和妻子一起修剪桂花樹 山路十八彎,吐祥鎮南行八公里便是櫻桃村。海拔1300米的大山深處,高高低低的樹木在冬季寒氣逼人,泥
      3d917a84-668d-4732-b9fc-f6e91cd66c9a
      鄧淵和妻子一起修剪桂花樹
       
            山路十八彎,吐祥鎮南行八公里便是櫻桃村。海拔1300米的大山深處,高高低低的樹木在冬季寒氣逼人,泥濘的山路在雜草交錯中蜿蜒前行,矮矮低低的土磚房零落的躺著,山霧中不時傳出幾聲犬吠。這里是一個市級貧困村,鄧淵,便是這貧困村中的一員。
       
            山路十八彎,吐祥鎮南行八公里便是櫻桃村。這里是一個市級貧困村,鄧淵,便是這貧困村中的一員。
       
            眼盲心不盲 不甘當貧困的弱者
       
            72年出生的鄧淵沒有同齡人幸運,他左眼先天殘疾,看不清一米之外的東西。在這偏僻的農村,只有一只眼睛的他經歷了比其他人更多的艱辛。十八歲那年,初中畢業的鄧淵踏上了打工路,患有殘疾、身無所長的他在異鄉打拼十年之后,依舊兩手空空,仍然掙扎在貧困線上。
       
            然而,命運之神非但沒有絲毫的憐憫,反而給了他第二次無情的襲擊。2006年7月,鄧淵在外務工時又戳壞了右眼,后醫治無效右眼失明,只有一米視距的左眼成了他唯一的視覺來源。右眼失明初期,他在公路上行走時,因看不清東西撞上行道樹,撞斷了鼻梁。他欲哭無淚!
       
            生理上的失明,精神上的絕望,物質上沒有任何來源,讓這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本來就困難的生活又雪上加霜。總不能一輩子就這樣窮下去吧?如何活下去,如何從貧困中走出來,成了鄧淵面臨的抉擇!
       
            幾乎是雙眼失明的他,外出務工是不行了!在家里來做點什么事情?鄧淵想,自己對當地情況熟悉,腦袋里隨時都記得住哪里有個溝,那里有個坎,在家里來尋發展,可以彌補一些眼睛帶來的缺陷吧。但是,做什么呢?
       
            不等不靠   打響脫貧的槍聲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開啟了新的生活。
       
            2008年初,鄧淵在奉節到吐祥的客車上聽到一個客人講到有人種植苗木藥材致富的事。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鄧淵就琢磨上了這個事!櫻桃村土地廣闊肥沃,非常適合植物生長,自己對周邊也非常熟悉,盡管視覺不行了,但是自己熟悉情況,栽種樹木是粗活,視力缺陷在這方面相對其他工作沒有那樣致命,自己摸著也能做!回到家里,鄧淵和家人商量,一致得到了大家的支持!為了不讓自己的脫貧夢想落空,鄧淵專程到周邊鄉鎮栽種苗木的專業戶去考察,虛心請教!通過反復的思考,鄧淵決定好好干一回!
       
            2008年3月,鄧淵籌錢5萬元開始行動,一個盲人的脫貧戰斗打響!
       
           鄧淵整理土地十五畝,購買3000株銀杏、2000株桂花,還購買了半夏、云香木、白芍、牛膝、川貝等多種藥材。上面種樹,樹下中藥。心里揣著夢想,背上趟著汗水。瘦弱的鄧淵一鋤鋤的耕耘,一盅盅的澆灌,滿以為將有收獲,不想半年下來,再遇重挫。因為土壤、氣候和技術的原因,鄧淵種植的藥材沒有收成,苗木棚也為大風吹毀!
       
            越挫越勇  他沖鋒在脫貧路上
       
            鄰居說,脫貧沒有這樣容易!你一個殘疾人,算了吧!家人說,你太辛苦了,安心停下吧,生活慢慢來!鄧淵想,不能就這樣失敗,不就是自己沒有知識嘛,不懂苗木栽培技術吧?有什么大不了!學!
       
            帶上簡單的行囊,鄧淵在2009年春天踏上了開往重慶農科院的汽車!他感動了專家,農科院的教授們為他分析情況,收集資料,培訓栽種技術!十五天的學習讓鄧淵大開眼界,他學會了育苗、栽植、施肥、澆水的技巧。
       
            越挫越勇,鄧淵學成歸來決心再干一場。他買回300斤銀杏種子、500斤桂花種子、500斤紅豆杉種子,租賃60畝土地,一切重頭再來!太忙了,也太難了!畢竟,他是個只有一只眼睛能看見一米遠的盲人!遇到道坡他用順著溜的辦法,在花椒叢里他用鉆的手段!在他心里只有一個念想,要讓家里富起來,要讓自己的生活和健全的人一樣幸福!
       
            艱難的2010年總算熬過,鄧淵迎來了初見曙光的2011年,看到整整齊齊的苗木,嗅著陣陣花香,鄧淵很感動,他更加堅信自己付出就會有收獲!邁開步伐,他沖鋒在脫貧的大道!
       
            志存高遠  盲人有個致富夢
       
            轉眼間就是五年,鄧淵的苗木場目前已經發展到接近五十畝,育有銀杏、桂花、紅豆杉等多種樹苗近50萬株。衰草連天的大山中,鄧淵的花木顯得格外有生命力,撫摸著苗木的鄧淵成了最撩動人心的風景。多年的投入讓他周圍苗木成蔭,但同時也讓他債臺高筑。鄧淵說,山村消息較閉塞,外界也不知道這里有這么漂亮、低廉的苗木,所以苗木的銷售比較困難!由于資金的積壓,他近幾年一直都非常困難。
       
            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推進,櫻桃村迎來了扶貧工作隊,每一戶貧困戶都有結對幫扶的責任人。當了解到鄧淵五十畝苗木無人購買的情況下,扶貧工作隊的同志們登門獻計,引導鄧淵開拓銷售模式、加大宣傳力度,并積極同需要苗木的相關市政工程單位銜接。今年秋季以來,已有不少單位同他聯系洽談,還有購買新鮮銀杏葉的商戶上門采購,鄧淵今年銀杏葉銷售收入就達一萬多元!多年的辛勞,多方的努力,一個大山深處的盲人,鄧淵,終于脫貧了!
       
            脫貧不是目的,致富才是心愿!談及下步發展,鄧淵很有信心:“發展苗木500畝,讓我的樹苗走出大山!”
       
            看著一臉質樸的鄧淵,一種感動涌上心頭。這個普通然而又不平凡的村民,不值得我們敬重么?這種不等不靠、自立自強勇的精神,不值得每一個人贊譽么?
       
            我們堅信:鄧淵的明天會更好!
       
       
      [ 園林人物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人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