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二連三的不順讓小圓郁悶不已,導致她與主管發生了激烈沖突。與此同時,因為小圓總把白天的怨氣發泄給男友,兩人的感情也走到了盡頭。覺得已經無力回天的小圓,只好換了一份工作。深入分析一下不難發現,小圓的問題,都是由于不會溝通導致的。面對危機,她要么選擇逃避,要么選擇爆發,最終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極大不便。
什么是“關鍵對話”的能力
關鍵對話最大的特點,就是那些容易引起我們不適的高難度溝通。對話雙方要么觀點差距非常大、情緒激動,要么對話本身存在很高風險,一旦沒談攏就將不得不承擔后果。常見的關鍵對話是:結束一段感情、和總是冒犯你的同事交談、讓朋友還錢、指出老板的一些不對做法、和青春期的叛逆兒女交流,等等。事實證明,關鍵對話涵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我們絕大部分人處理關鍵對話的能力,并不比我的朋友小圓高明多少。
好消息是,這種能力是可以習得的。經過20年的研究和對10萬人的跟蹤調查,發現成功的企業、高效的團隊、和睦的家庭的秘訣,就在于他們中的領導者和成員具備靈活應對“關鍵對話”的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情商高”。
應對“關鍵對話”的兩種錯誤方式
面對沖突,我們最常采取的應對方式就是逃避,用中國人的話說就是“能忍則忍”。然而,這種“忍耐”總會通過其他方式爆發出來。要么像小圓一樣,把情緒轉移給無辜的人;要么就會因忍生恨,采取消極怠工,私下里搞小動作,甚至背后捅刀子,最后搞得兩敗俱傷。
另一種應對方式就是攻擊,這種方式常見于關系親密的人或處于權力上下位的人之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交流升級為逼迫對方承認自己的觀點,甚至蓄意傷害對方的行為。這時,對話的目的就從溝通變成了想要戰勝、甚至懲罰對方。
要避免以上兩種錯誤做法,必須從“心”開始,即明確自己展開對話的目的與動機。
格瑞塔是一家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幾個月來,她一直煞費苦心地推行一項成本縮減計劃,然而效果并不好。這天,她又召開了一次高管會議,對這項計劃進行討論。會議進行到一半,一位經理戰戰兢兢地站起來,提了一個問題。他說,在過去幾個月里,格瑞塔既要求員工雙面打印,又要放棄設備升級,然而她自己卻修建了新的辦公大樓…… “有人說光新辦公樓的家具就花了15萬美元,是真的嗎?”這位員工質問道。
格瑞塔氣得臉色發白,雙眼冒火,她仿佛馬上就要爆發了。然而她并沒有失去理智為自己辯解,僅僅過了一瞬間,格瑞塔臉上的表情就放松了。她深吸一口氣,回應道:“嗯,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們有必要討論一下。謝謝你提出這個問題,這說明了你對我的信任。”就這樣,一場風波有驚無險地過去了。最后,大家同意繼續推行成本縮減計劃,同時將大樓的預算削減了一半。
事后,格瑞塔談起是什么促使她當時態度的轉變,她說道:“一開始,我確實感受到了攻擊,并一心想回敬對方一點顏色看看。但就在這時,我意識到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即‘我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顯然,這個問題對格瑞塔的思維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她意識到,自己的目的是為了鼓勵公司的管理者率先投入成本削減計劃。想到這里,她對提問者的憤怒轉變成了感激之情,進而成功完成了整個關鍵對話。
當我們關注自己的目標和動機時就不難發現,無論是選擇一時忍耐避免沖突,還是面對別人的指責忍不住爆發,都沒辦法讓我們達到目的。所以,下次當你意識到對話失控時,或者在展開關鍵對話前,不妨問問自己這個問題:“此次對話,我真正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
成功“對話”的基礎:營造安全感
在繼續討論前,我想講講自己與父母溝通的故事。在學生時代,我的父母也和其他家長一樣,對我的教育問題十分焦慮。尤其是我父親,每次他跟我談學習問題,都以我嚎啕大哭結束。因為談話時,他總會毫不掩飾地表達對我的失望,一副“你完全無藥可救”的樣子。并且,父親十分鄙視我的眼淚,認為那是懦弱、妥協的表現。于是,每次談完后,學習有什么問題沒搞清,我還總覺得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久而久之,我跳進了一個怪圈,就是當別人跟我提建議時,我總感覺對方是在攻擊我、指責我,因此炸毛,甚至毀掉了一段友誼。時間久了,我把“提建議”與“人身攻擊”混為了一談。在日后與別人的交往中也變得極度缺乏安全感,總是惡意揣測別人意圖,用炸毛的方式進行自我保護。
我們會發現,這些失敗對話的問題不在對話內容本身,而在于對話的方式和氣氛(參與者的安全感)遭到了破壞。對于我們自身而言,只有在感覺安全的氛圍中,才可以暢所欲言。當我們覺得不安全時,自由的交流就會被阻斷。同樣,要想成功地開展關鍵對話,在關注對話內容的同時,也要關注對方是否失去了安全感(表現出沉默甚至暴力)。
只有在對方感覺安全時,他們才能聽得進去我們的話,并說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但一旦做到,它對我們人際關系的改善是巨大的。可以說,這一技巧是其他技巧的基礎。當發現安全危機時,我們要做的是暫停對話,營造安全氣氛,保證對方暢所欲言。
那么,如何營造安全感呢?
1.判斷是哪種安全因素出了問題。
也就是造成對方不安的原因是什么,兩個最主要的安全因素:共同目的與相互尊重。
2.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如果強烈的情緒讓你在溝通中陷入沉默或暴力,你必須學會分析自己感受背后的想法。
3.陳述觀點,掌握說話的藝術。
綜合陳述法的過程如下:
第一步,分享事實經過。先不要說你的感受,從雙方都認同的事實談起;
第二步,說出你的想法,并征詢對方的意見;
第三步,鼓勵對方說出他們的看法。
如果你真的希望聽到別人的意見,就要坦率地表達出自己希望聽到對方觀點的想法。注意,此時你要在自信和謙遜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在陳述自己的想法時,要表現得適度自信,并歡迎對方對你的看法進行質疑。
什么是“關鍵對話”的能力
關鍵對話最大的特點,就是那些容易引起我們不適的高難度溝通。對話雙方要么觀點差距非常大、情緒激動,要么對話本身存在很高風險,一旦沒談攏就將不得不承擔后果。常見的關鍵對話是:結束一段感情、和總是冒犯你的同事交談、讓朋友還錢、指出老板的一些不對做法、和青春期的叛逆兒女交流,等等。事實證明,關鍵對話涵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我們絕大部分人處理關鍵對話的能力,并不比我的朋友小圓高明多少。
好消息是,這種能力是可以習得的。經過20年的研究和對10萬人的跟蹤調查,發現成功的企業、高效的團隊、和睦的家庭的秘訣,就在于他們中的領導者和成員具備靈活應對“關鍵對話”的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情商高”。
應對“關鍵對話”的兩種錯誤方式
面對沖突,我們最常采取的應對方式就是逃避,用中國人的話說就是“能忍則忍”。然而,這種“忍耐”總會通過其他方式爆發出來。要么像小圓一樣,把情緒轉移給無辜的人;要么就會因忍生恨,采取消極怠工,私下里搞小動作,甚至背后捅刀子,最后搞得兩敗俱傷。
另一種應對方式就是攻擊,這種方式常見于關系親密的人或處于權力上下位的人之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交流升級為逼迫對方承認自己的觀點,甚至蓄意傷害對方的行為。這時,對話的目的就從溝通變成了想要戰勝、甚至懲罰對方。
要避免以上兩種錯誤做法,必須從“心”開始,即明確自己展開對話的目的與動機。
格瑞塔是一家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幾個月來,她一直煞費苦心地推行一項成本縮減計劃,然而效果并不好。這天,她又召開了一次高管會議,對這項計劃進行討論。會議進行到一半,一位經理戰戰兢兢地站起來,提了一個問題。他說,在過去幾個月里,格瑞塔既要求員工雙面打印,又要放棄設備升級,然而她自己卻修建了新的辦公大樓…… “有人說光新辦公樓的家具就花了15萬美元,是真的嗎?”這位員工質問道。
格瑞塔氣得臉色發白,雙眼冒火,她仿佛馬上就要爆發了。然而她并沒有失去理智為自己辯解,僅僅過了一瞬間,格瑞塔臉上的表情就放松了。她深吸一口氣,回應道:“嗯,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們有必要討論一下。謝謝你提出這個問題,這說明了你對我的信任。”就這樣,一場風波有驚無險地過去了。最后,大家同意繼續推行成本縮減計劃,同時將大樓的預算削減了一半。
事后,格瑞塔談起是什么促使她當時態度的轉變,她說道:“一開始,我確實感受到了攻擊,并一心想回敬對方一點顏色看看。但就在這時,我意識到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即‘我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顯然,這個問題對格瑞塔的思維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她意識到,自己的目的是為了鼓勵公司的管理者率先投入成本削減計劃。想到這里,她對提問者的憤怒轉變成了感激之情,進而成功完成了整個關鍵對話。
當我們關注自己的目標和動機時就不難發現,無論是選擇一時忍耐避免沖突,還是面對別人的指責忍不住爆發,都沒辦法讓我們達到目的。所以,下次當你意識到對話失控時,或者在展開關鍵對話前,不妨問問自己這個問題:“此次對話,我真正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
成功“對話”的基礎:營造安全感
在繼續討論前,我想講講自己與父母溝通的故事。在學生時代,我的父母也和其他家長一樣,對我的教育問題十分焦慮。尤其是我父親,每次他跟我談學習問題,都以我嚎啕大哭結束。因為談話時,他總會毫不掩飾地表達對我的失望,一副“你完全無藥可救”的樣子。并且,父親十分鄙視我的眼淚,認為那是懦弱、妥協的表現。于是,每次談完后,學習有什么問題沒搞清,我還總覺得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久而久之,我跳進了一個怪圈,就是當別人跟我提建議時,我總感覺對方是在攻擊我、指責我,因此炸毛,甚至毀掉了一段友誼。時間久了,我把“提建議”與“人身攻擊”混為了一談。在日后與別人的交往中也變得極度缺乏安全感,總是惡意揣測別人意圖,用炸毛的方式進行自我保護。
我們會發現,這些失敗對話的問題不在對話內容本身,而在于對話的方式和氣氛(參與者的安全感)遭到了破壞。對于我們自身而言,只有在感覺安全的氛圍中,才可以暢所欲言。當我們覺得不安全時,自由的交流就會被阻斷。同樣,要想成功地開展關鍵對話,在關注對話內容的同時,也要關注對方是否失去了安全感(表現出沉默甚至暴力)。
只有在對方感覺安全時,他們才能聽得進去我們的話,并說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但一旦做到,它對我們人際關系的改善是巨大的。可以說,這一技巧是其他技巧的基礎。當發現安全危機時,我們要做的是暫停對話,營造安全氣氛,保證對方暢所欲言。
那么,如何營造安全感呢?
1.判斷是哪種安全因素出了問題。
也就是造成對方不安的原因是什么,兩個最主要的安全因素:共同目的與相互尊重。
2.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如果強烈的情緒讓你在溝通中陷入沉默或暴力,你必須學會分析自己感受背后的想法。
3.陳述觀點,掌握說話的藝術。
綜合陳述法的過程如下:
第一步,分享事實經過。先不要說你的感受,從雙方都認同的事實談起;
第二步,說出你的想法,并征詢對方的意見;
第三步,鼓勵對方說出他們的看法。
如果你真的希望聽到別人的意見,就要坦率地表達出自己希望聽到對方觀點的想法。注意,此時你要在自信和謙遜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在陳述自己的想法時,要表現得適度自信,并歡迎對方對你的看法進行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