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園林綠化網 |
       
      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英才 » 最新公告 » 正文

      你從中國式焦慮中突圍了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1-15  
            必要時的焦慮是正常且有益的。心理學家羅洛·梅等表示:“焦慮根本上是一種你想實現自己生命意義的迫切感”。

            當一個人能以適當的方式面對遇到的壓力時,就處在良性的壓力之下。也就說明人對當下情況的分析合理、生物反應強度和持續時間適度,采取的行動適當。

            可是,長期的焦慮會讓我們的生活失序,陷入慌亂的狀態。

            越來越多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因為焦慮開始大把地脫發,更有許多凌晨兩三點發朋友圈訴苦失眠的人,

            新聞里、報紙上,因為焦慮而患上抑郁癥等心理障礙,甚至自殺的人的消息數不勝數…….

      01

      是什么讓我們如此焦慮?

            ●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可怕的不是焦慮,而是一邊熬夜吃雞一邊焦躁恐慌。

            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適合什么,對未來沒有清晰的認知和規劃,而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那么你的焦慮只會越來越嚴重。

            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管多努力,最后都不能實現自己,讓自己滿意。

            ● 經常與身邊的人比較

            以前的同事、朋友搖身一變,成為上市公司的中高層,年薪上百萬,而你還在同一家公司做著默默無聞的普通小職員。你能不焦慮?

            同時,父母在催你,親戚也在不斷“鞭策”你,人家小王跟你一樣大買了房買了車今年結婚了,你什么時候能啊?隔壁小玉嫁了江南一個大廠長的兒子,成了闊太啦…….

            另外,那些碎片式的毒雞湯,類似于“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稍不努力你就會被時代拋棄”“你以為的穩定正在毀掉你”之類的信息鋪天蓋地,你甚至想不看都不行。

            ● 你的才華還撐不起自己的夢想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急著成功,而忽略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重要性。

            一位在北京打拼的外地女孩不止一次對朋友“訴苦”:“我才24歲,卻如此焦慮,常常失眠,想做一番事業,卻擔心自己的才華始終撐不起自己的夢想……”

            信息社會,成功人士的經歷和日常大量進入大眾的眼球,不斷刺激著人們,讓許多人成功欲強烈,另外,社會對于成功的衡量標準過于單一,似乎只有“年薪過百萬,迎娶白富美”才是成功。

            ● 社會處于轉型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30歲左右的人,事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面臨很大的壓力。同時,很多人對自己的期望很高,面臨著買房、婚姻、育兒、贍養老人等壓力,這些因素混雜在一起,讓心理負擔成倍增長。

            但是,當一個社會中的大部分群體都陷入不同程度的焦慮,歸根結底是社會問題、文化風向問題。

            一是社會資源的分配問題,盡管資源總量越來越多,但優質的教育、醫療、工作資源分布卻不均衡,甚至分化嚴重;二是社會流動趨緩,階層出現固化傾向,“寒門出貴子”越來越成為一種神話;三是代際生存環境差異。

      02

      如何才能不焦慮

            上面說了這么多,焦慮似乎都是因為“沒錢”。是不是只要成功了、有錢了就不會焦慮了呢?

            不,現實是,普通人在為生計焦慮的同時,有錢人的焦慮可能并不比普通人少。

            對于有錢人說,永遠有比他們更有錢的人,另外,怎樣守住手中的財富也常常讓人焦慮,尤其是那些一夜暴富的人。

            這也是為什么現在那些收費昂貴的身心靈課程越來越火爆的原因。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修煉內心的寧靜也許比獲得財富更難。

            藏族人有一句諺語:“能解決的事情,你不用擔心;解決不了的事情,你擔心也沒用。”

            除了放寬心態,積極面對生活之外。想要真正擺脫焦慮,我們要:

            ● 真誠地面對自己,接納自己

            這世上不存在沒有一點瑕疵的葉子,同理,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生。我們要試著接納自己,接受自己的完美和不完美。

            悅納自己的身體、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正面價值,不因自身的優點、特長而驕傲,欣然正視、接受自己現實的一切,不因存在的缺點和失誤而自卑。

            沒有誰的生活是容易的,你曾經羨慕的那些光鮮亮麗的人生背后,往往藏著不為人知的辛酸苦楚。

            另外,可以試著做一些小的改變,比如:愛宅的你試著每天跑步30分鐘;從來不記賬的你試著記賬并進行理財;周末不再整天躺在床上刷手機,出去爬山,去畫室畫一幅畫……千萬別小瞧這些看似小小的改變,往往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

            ● 找到目標 腳踏實地

            “成功的花兒,人們只羨慕它當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有不少人疑惑,為什么有些人好像毫不費力就成功了,自己是否也有捷徑可走呢?其實,成功哪有捷徑,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踏出來的。那些所謂的成功人士,都承受著旁人所不知道的壓力。但他們心中有方向、有目標,內心祥和,腳踏實地。

            找到自己的目標并為之努力,哪怕它看起來很不起眼。只要能做到這一點,就算最終沒有收獲世俗的成功,但也立于不敗之地。最重要的一點,你的內心是平和、堅定的。

            ● 最后:

            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社會的各個角落正在發生著劇烈的變化,完全不焦慮幾乎是不可能的。

            無論70后、80后還是90后,無論有錢人還是無產階級,都會焦慮。但有一點我們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放慢腳步,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過得更陽光、積極一點。

            就像作家蔣勛說的:“快不一定是美,有時候慢下來才是美。一個人面對很多選擇無從下手時,內心就會慌亂。慢下來,你才能重新找回美,找回從容,找回自己……” 

       
       
      [ 園林英才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英才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