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用評級 » 正文

      信用評級的基本定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6-30  
       信用評級有狹義和廣義兩種定義。狹義的信用評級指獨立的第三方信用評級中介機構對債務人如期足額償還債務本息的能力和意愿進行評價,并用簡單的評級符號表示其違約風險和損失的嚴重程度。廣義的信用評級則是對評級對象履行相關合同和經濟承諾的能力和意愿的總體評價。
      關于信用評級的概念,至目前為止沒有統一說法,但內涵大致相同,安博爾·中誠信認為,主要包括三方面:
      首先,信用評級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受評對象違約風險的大小,而不是其他類型的投資風險,如利率風險、通貨膨脹風險、再投資風險及外匯風險等等。
      其次,信用評級所評價的目標是經濟主體按合同約定如期履行債務或其他義務的能力和意愿,而不是企業本身的價值或業績。
      第三,信用評級是獨立的第三方利用其自身的技術優勢和專業經驗,就各經濟主體和金融工具的信用風險大小所發表的一種專家意見,它不能代替資本市場投資者本身做出投資選擇。
      需要指出的是:信用評級不同于股票推薦。前者是基于資本市場中債務人違約風險作出的,評價債務人能否及時償付利息和本金,但不對股價本身作出評論;后者是根據每股盈利(EPS)及市盈率(PE)作出的,往往對股價本身的走向作出判斷。前者針對債權人,后者針對股份持有人。
      信譽評級,隨著新經濟的發展應運而生的又一種嶄新的評級體系。信譽是信用和聲譽的結合體,信用是內在的基礎,聲譽是外在的表現。
      一個主體如果在社會中具有良好的聲譽,一般必然具備良好的信用作為基礎;相反,如果沒有好的信用作為去基礎,一般也就不可能有好的聲譽;還有,即使有好的信用,卻未必有好的聲譽。所以,信譽評級適用的主體和評價的范圍一般超過信用評級的主體,評價的方法和流程雖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往往更強調多主體參與評價。
      在信譽評級領域最為著名的是BU信譽評級。對于一般用戶,BU評級是一個永久免費的評價、查詢系統,當我們準備購買某個產品和服務之前,都可以便利地查詢到產品和服務的最新情況,作為我們決策的參考。BU評級除了評價內容與信用評級有差異外,最為重要的特點是:實時動態性。正是這種類似于金融產品定價的信譽實時定量評估方式,使得評級結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或者說對于信用和聲譽具有市場發現功能。因此,BU評級對于機構及其產品和服務,甚至金融產品都有很強的及時發現功能。以下是基本的介紹:
      BU信譽評級是“BU信譽評級認證體系”的簡稱。BU認證機構作為一個獨立、公開、公正的第三方專業評估認證機構,由香港非牟利性組織BESTunioS創設。一個認證主體的信譽是其全部行為或特性所獲得的公認信用和美譽。作為國際化的信譽評估認證體系,BU信譽評級以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為目的,以提高人類社會效用為核心,全面、客觀、動態地評估受評客體的當前狀況和發展前景。
      BU認證申請不收取費用,認證過程專業、嚴謹、規范,認證結果:公開、公平、公正。
       
       
      [ 誠信體系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誠信體系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