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的《中國世界自然遺產發展公報(1985—2015)》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共有世界遺產48項,總數居全球第二,僅次于意大利,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遺產大國。
這是21日在云南澄江閉幕的“紀念中國世界遺產30周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70周年暨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專題研討會”上發布的公報。
公報顯示,截至2015年9月,全球已有191個國家加入《世界遺產公約》,1031個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文化遺產802項、自然遺產197項、文化與自然雙遺產32項。
我國于1985年12月加入《世界遺產公約》,30年來已成為全球世界自然遺產數量增長最多的國家。中國48項世界遺產中,文化遺產30項、自然遺產10項、文化與自然雙遺產4項、文化景觀遺產4項。其中,自然遺產、雙遺產的數量分別位列世界第二、第一,兩項合計占全世界同類遺產總數的6.1%。
此外,我國還有列入《世界遺產預備清單》以及《國家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的自然遺產項目共計67處,潛在遺產項目充足。
會議還為中國丹霞、澄江化石地、新疆天山以及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世界遺產地頒發了世界遺產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