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工程造價 » 正文

      修舊如舊恢復原生態 連云港海島生態修復見成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7-25  

        修舊如舊恢復原生態 連云港海洋生態修復見成效

      生態修復后的連云港連島 于從文/攝

      修舊如舊恢復原生態 連云港海洋生態修復見成效

      連云港秦山島上的江蘇首個海洋環境全天候自動監測站 于從文/攝

        江蘇連云港贛榆區住建局李安局長接受國家海洋局"海疆生態行"媒體采訪團采訪時說:"秦山島上種植的一百多種樹木,都是從方圓100公里以內找來的,因為這些樹木的生長環境基本與秦山島相同,更容易成活生長。而為了找到與秦山島相類似的修復石材,也是找遍了全國,最終在北京房山才找到類似的石材。"采訪中記者發現,連云港這幾年來在海島海洋生態修復中堅持修舊如舊,還原海島與海洋原生態,使多年荒蕪的海島重新煥發出生機。

        秦山島是連云港海域的一個無居民小島,相傳秦始皇曾登臨此島,徐福曾從這里東渡日本,并在島上掘井取水,這個0.14平方公里的小海島有著厚重的歷史,2011年,秦山島被列入國家第一批可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名錄,幾年來,通過對環島路建設、山體治理、海島綠化、污水處理、海島供電、海島供水、人文景觀、海島生態環境影響評估等工程的實施,使秦山島的生態和旅游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修舊如舊,還原海島原來的生態,是海島修復堅持的一條原則。"李安說。記者漫步秦山島,找不到現代氣息的道路、房屋、景觀,徐福井仍是一口舊井,使用多年老舊的井繩,房屋是用石頭壘砌而成,甚至是上世紀60年代駐島官兵在防御掩體上的標語都保護完好。

        在秦山島上,一個海島環境全天候自動監測站引起了采訪記者的興趣。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夏前寶說,海州灣海洋牧場是江蘇省目前唯一的海洋牧場示范區,這個監測站是全省首個海洋環境全天候自動監測站,相關監測數據實時上傳,為監管部門決策提供技術支撐。

        連云港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桂迎寶介紹,從2003年起,這里以人工魚礁為載體,海面吊養與底播增殖為手段,增殖放流為補充,開始實施海洋牧場示范區項目。近幾年的生態環境與漁業資源監測和績效評估表明,海洋牧場示范區的環境狀況有明顯改善,漁業資源增殖效果明顯,游泳生物資源量達到江蘇海域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

        據了解,連云港海域分布著20個大小海島,是江蘇省海島聚集區,近年來,該市實施海島海岸線整治修復項目,投入2億余元實施了秦山島、竹島、連島、羊山島、西墅灣、臨洪河口以及連云新城等海島和岸線修復示范工程,累計修復岸線近10公里、人工清危1萬余平米、回補海沙面積18萬余平米,完成綠化面積12余萬平米。

        如今,海洋生態修復與保護使連云港海島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為遠近聞名的風景區。在連島大沙灣海濱浴場,記者遇到一對從山東臨沂來這里拍婚紗照的新人,他們說是這里的優美風景吸引他們把人生最美好的瞬間定格在這里。

        "海島保護永遠在路上,"贛榆區住建局局長李安說,"秦山島今年五一開島旅游以來,每天有二三百游客登島觀光,但是,我們設定接待上限是500人,超過的不予登島,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護海島。"

       
       
       
      [ 工程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