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科技 » 正文

      徽州綠道:鄉村旅游資源轉化成經濟優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6-11  

        在2014年11月17日圓滿落幕的“2014中國徽州國際鄉村慢步節”活動中,以徽州綠道騎行徒步露營活動為載體,將景區景點、百佳攝影點、百村千幢古民居、特色產業基地、徽州農舍農家樂等內容納入路網規劃建設范疇,串點成線,連線成片,以綠道將全區連結成一個大的徽州景區,樹立“長三角最佳慢生活旅游名城”的城市形象,真正將徽州區打造成休閑養生和戶外運動旅游目的地。

        “徽州綠道”的建設,有利于把徽州區的鄉村旅游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有利于把鄉村旅游培育成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徽州綠道”一開始便確立了品牌發展之路,在運營中結合“徽州農舍”等鄉村旅游業態,實行統一市場化運營管理。綠道沿途設有驛站,游客可以租借自行車,沿綠道游覽景區,欣賞田園風光,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市民通過騎行或者步行,親近自然,鍛煉身體,釋放工作壓力,愉悅身心;農民圍繞綠道服務游客,經營農家樂,銷售旅游農特產品,增加收入。“徽州綠道”的發展也有力地推動了美好鄉村建設,逐漸成為游客休閑旅游之道、農民增收致富之道和市民休閑健身之道。

        1、游客休閑消費之道。沿途設置綠道驛站,游客可以在此租借自行車,也可以坐下來呼吸清新的空氣,還可以品嘗農民自己做的特色小吃,購買徽州特產。沿著綠道可以欣賞周邊的田園風光,徽州美景,游覽景區,還可以到果園、蔬菜基地等體驗采摘、農事的樂趣。

        2、市民休閑健身之道。釋放工作的壓力,感受鄉村的氣息。通過舉辦自行車越野挑戰賽、輪滑賽、健身巡游活動等一些大型活動,營造崇尚健身、參與健身、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圍,使慢行道成為廣大市民精神的歸宿、心靈的家園。

        3、農民增收致富之道。農民圍繞綠道、服務游客,開設綠道驛站、農家旅館、農副特產品市場,為農產品的銷售提供了平臺,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

        徽州綠道的意義不僅局限在生態保護層面,更是一種綜合性的發展策略。再其核心生態要素及其空間環境得以嚴格保護的前提下,適度拓展生產、游憩、教育等多種功能,是在實現生態保護的同時兼顧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客觀形勢。綠道的優化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動態過程,應隨著綠道的使用、運營、管理和維護,不斷的進行調整和完善。

        徽州綠道的建設及運營充分體現了新一代徽州兒女們卓越的商業眼光,將古徽商們眼光向外、經營在外的開放精神;以德治商、講求信譽的誠信精神;不畏艱難、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勇于探索、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同舟共濟、相互扶植的和協精神發揚光大。

       
       
      [ 論文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論文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