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科技 » 正文

      景觀設計“扮靚”新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6-12  

        高速公路改擴建景觀設計,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相對陌生的詞語,而它已經逐漸成為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現在,人們對高速公路的要求不僅是車輛可以安全快速的行駛,還希望獲得愉悅的駕駛體驗,景觀設計恰恰迎合了人們的心理需求,讓高速公路目之所及的地方美起來,靚起來。

        目前,我國早期建設的以雙向四車道為主的高速公路,已不能滿足交通量迅速增長的需要,這些公路的改擴建尤為重要。然而,對于改擴建工程公路景觀設計時往往缺乏系統研究,沒有抓住改擴建工程特點,沒有抓住動態視覺特征,直接按照新建公路的思路進行設計,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因此,有必要深入剖析改擴建工程高速公路景觀設計特點,使景觀設計最大限度滿足司乘人員對公路交通安全、舒適、美麗的要求。

        昌樟高速改擴建工程路線起于昌西南樞紐,地屬贛江、撫河下游,鄱陽湖平原腹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表起伏不大。路線所處區域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降水豐富,但季節分配不均。路線兩側以水稻田為主,自然植被破壞嚴重,多為人工次生林,以馬尾松為主,小部分段落為苦楝次生樹林。

        景觀設計的載體

        高速公路改擴建景觀設計的載體需要充分結合高速公路景觀的構成要素,按照不同速度下的景觀特征進行區別設計。在高速公路景觀的構成要素中,與速度相結合可分為:快速線性景觀、慢速節點景觀、靜態節點景觀。

        線性景觀

        快速線性景觀

        高速公路的線性景觀主要包括路堤邊坡,路塹邊坡及路側紅線范圍內的區域,中央分隔帶等,這類景觀在司乘人員的視野里將是快速通過的。景觀設計時要抓住這一特征,以生態恢復為基礎,選擇適宜尺度,以粗線條為主,不宜精雕細琢。

        以贛粵高速公路昌九段改擴建項目為例,昌九高速公路改擴建形式為分離式新建,中央分隔帶寬度2米至15米,這就為營造多層次,多組合的中分帶景觀提供了較好的基礎。較窄的地方單排栽植塔柏或小葉女貞柱,滿足防眩要求,寬度足夠的地方可營造多層次植物景觀,保證統一整體的效果的同時又有變化,能有效的緩解視覺疲勞。

        昌樟特色邊坡景觀屬于快速的線性景觀,設計時以生態恢復為基礎,路基防護工程根據當地水文情況、工程地質條件及筑路材料來源,選用經濟、合理、而又美觀實用的工程措施,在邊坡穩定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大植草面積,減少圬工體積。

        昌樟高速改擴建工程中分帶的防眩植物長勢良好,中分帶景觀設計時保留原有的中分帶防眩植物塔柏,結合景觀設計主題,分景觀段式點綴花灌木,緩解司乘人員駕駛疲勞。

        實施改擴建工程的高速公路隨著通車年限的增加,公路兩側一般分布了較多且成熟的村莊或其他聲環境敏感點。這些聲環境敏感點的聲屏障將在司乘人員的視野中占據很大比例,如何很好地使這些聲屏障體現改擴建工程的特點,融入沿線的自然、人文環境中將是改擴建工程的景觀設計重點與難點。

        在沿線具有特色建筑的敏感點或者需要遮擋的敏感點,可采用民居特色式聲屏障。聲屏障借鑒當地“馬頭墻”的建筑特點,將農村建筑“白墻灰瓦”的特色融入到聲屏障設計中,民居特色式聲屏障具有三種不同的形式,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極大地豐富了司乘人員可欣賞到的路側特色建筑,砌體采用凸凹結合的效果,并在凸出去的墻體下栽植灌木加大了路側的綠化效果。

        全透明式聲屏障主要用于沿線景觀性較強的敏感點,該類敏感點民居建筑有特色,并且有多處水景,全透明式聲屏障具有良好的通透性,起到很好的借景作用。

        石籠式聲屏障是充分結合改擴建工程的特點,利用工程中拆除的構筑物棄渣采取石籠的形式起到聲環境保護的作用。

       
       
      [ 論文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論文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