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科技 » 正文

      江蘇省宿遷建設集雨型綠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6-15  

        江蘇省宿遷市在園林綠化工程建設中,創新理念,在全市推行集雨型綠地建設,發揮城市綠地調蓄雨洪的“海綿體”功能,逐步實現雨水“零排放”的目標。

        宿遷市在西湖路運河橋西側橋頭公園建設了由旱溪、排水溝、地表徑流、集水池、噴灌系統組成的五位一體的雨水收集利用體系。一方面通過旱溪、排水溝、地表徑流將雨水收集到容積達500立方米的集水池中,完成雨水收集、凈化;另一方面通過噴灌系統將凈化后的雨水用于綠地日常養護。該市微山湖路綠地建設則充分利用原有地勢、植被,打造下凹式綠地,綠地內高程普遍低于周圍路面10厘米20厘米,利用開放空間承接和儲存雨水,達到減少徑流外排的目的。而在民生園林綠化工程中,該市要求所有道路綠化帶在改造中土方低于路沿石1厘米2厘米,既保證了不會因土方外溢污染路面,又達到了就近吸收、存蓄、滲透、凈化雨水的目的。

        據了解,在今后新建、改造的園林綠化工程中,宿遷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將從規劃階段起對綠地內雨水利用相關技術設施的應用進行統籌考慮,加強綠地的雨水利用功能,在全市范圍內推行集雨型綠地建設,發揮城市綠地調蓄雨洪的“海綿體”功能,逐步實現雨水“零排放”的目標。

       
       
       
      [ 論文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