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網縱橫交錯、公園星羅棋布、道路綠意盎然,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5%、綠地率達到40%、人均公園綠地達到15平方米……10日,記者從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獲悉,《成都市綠地系統規劃(2013-2020)》(以下簡稱《規劃》)已于日前正式出爐。
按照規劃,在綠地打造上成都將遵循“一區兩環、九廊七河、多園棋布”總體政策,規劃45個綜合公園、40個專類公園、若干個帶狀公園和社區公園,真正實現500米見綠的目標。到2020年,成都將達到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綠化指標標準,市民將享有布局合理、綠量適宜、生物多樣、景觀優美、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城市綠地系統。
見綠地
2020年實現人均公園綠地15㎡
據了解,成都一直以來就具有良好的生態本底,適合發展多樣化的園林景觀。立足這些生態優勢,新《規劃》從進一步挖掘生態、游憩、防災功能和地域文化特色出發,提出了到2020年的階段化發展目標。其中,2013-2015年為近期;2016-2020年遠期;遠景則為2020年以后。
規劃范圍與規模分為市域和中心城區兩個層次:市域包括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華、龍泉驛、青白江、新都、溫江9區,都江堰、彭州、邛崍、崇州4市(縣級市)和雙流、郫縣、金堂、大邑、蒲江、新津6縣,面積為12121平方公里;中心城區范圍劃定為成都繞城高速以內(含道路外側500米綠化帶),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成都繞城高速以外行政轄區以及高新南區大源組團范圍,面積約630平方公里。
《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成都綠地系統建設將達到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綠化指標標準,實現城市綠化覆蓋率45%、綠地率40%、人均公園綠地15平方米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