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股市信息 » 正文

      股轉差異化信披再下一城: 環境治理公司信披指引落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9-28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姜詩薔  
            繼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以及醫藥制造行業之后,股轉系統推出了第三個分層次、分行業的信披指引。

            近日,股轉系統公布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開轉讓說明書信息披露指引——環境治理公司》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信息披露指引——環境治理公司》,要求創新層的環境治理業掛牌公司應當按照該指引的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基礎層的環境治理業掛牌公司可以參照該指引的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股轉系統指出,《信披指引》是為落實差異化信息披露要求,提高信息披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滿足投資者的信息需求,且自公告之日生效。

            “已經關注到新的信披指引規定,公司也在研究學習,根據新的規定做好信息披露的工作。”9月26日,星火環境(430405.OC)董秘闕一平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環境治理公司迎來新指引

            根據股轉系統披露的數據,目前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共有143家掛牌企業,其中創新層企業有11家,占比7.69%。

            “從目前股轉系統已經發布信披指引的三個行業來看,其共性是都是新經濟范圍,而且有行業專業性和特殊性,特別是醫藥制造和環境治理行業,不止在國際和國內都受到特別關注,和其他的領域相比專有性也比較強。”9月26日,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因此,股轉系統指出,環境治理業公司披露行業經營性信息時,應對行業專業術語、專業背景、行業知識等進行必要的介紹和解釋說明,便于投資者理解公司實際經營狀況和風險信息。

            此外,股轉系統對環境治理業公司年度報告提出了一般要求和細分行業要求兩個方面,針對臨時報告也提出了6項要求細則。

            在年度報告一般要求中,股轉系統指出應披露的包括報告期內與環境治理業務相關的國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環境質量標準;報告期內使用的主要技術或工藝情況;以及公司通過工程承包(EPC、EP)、建設-轉讓(BT)或者建設-運營-轉讓(BOT)、運營維護(O&M)、建設-擁有-經營(BOO)等方式提供服務的訂單情況、項目情況等。

            對于細分行業,股轉系統則針對從事水污染治理業務、大氣污染治理業務、固體廢物治理業務、危險廢物治理業務等方面對相關公司提出了細分披露要求。

            “縱觀此次股轉出臺的具體信息披露要求,其中主要聚焦于不同業務運營模式的信息披露差異,這與上交所的細分行業處理不盡相同,而全國股轉公司對于環境治理細分行業也進行了相應的具體規定。差異化分類標準的不一致主要是與兩個市場整體情況不一相關,新三板環境治理企業數量繁多且整體規模較小,各大細分板塊紛繁復雜,進行具體模式的劃分有助于實現信息披露的明晰和透徹。”安信證券諸海濱研究團隊認為。

            事實上,對于掛牌公司來說,差異化信披的漸次落地也需要一定的磨合期。

            “文件剛剛公布,我們還沒有關注到,一般公司在年報或者半年報這種大型定期報告時會涉及到新規,日?;緸檎5臉I務可能還是遵循老規則。”華江環保(833147.OC)一位人士指出。

           差異化信披持續推進

            “按照這個趨勢還會有新興經濟行業的信披指引陸續下發,形成一個系列,這是未來的趨勢。股轉系統的目的也是針對新三板諸多公司、諸多行業的差異性,從根本進行差異化服務。”付立春表示。

            在他看來,“信披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從行業的差異化信披入手來著手進行改革也非常重要。除了交易所行政性的指引之外,要保證更高的信披質量,也可以鼓勵市場的中介機構從企業資質上給予客觀估值,進而形成一個全面體系,由交易所搭建基礎架構,市場各方廣泛參與,才能讓市場效率提升,市場升級也會加快。”

            事實上,股轉系統早在去年即開始針對掛牌企業的差異化需求逐步對現有制度進行調整,以滿足不同企業的需求匹配。

            股轉公司亦指出,下一步將進一步制定分行業信息披露指引,不斷完善差異化信息披露體系,促進掛牌公司規范健康發展。新三板掛牌公司實施差異化信息披露,將成為常態化。

            “年初公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信披指引后,公司也對差異化披露很支持,相對來說差異化披露增加的工作難度不大。不過現在來看市場尚未得到明顯改善,我們也更希望差異化的配套政策可以繼續跟進。”北京某新三板掛牌企業董秘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新三板公司多為初創成長企業,部分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存在很多可能影響掛牌企業經營的問題都需要企業進行相關信息披露。另一方面股轉系統的監管力度也在加強,也是從信披上控制避免監管不到位導致出現的掛牌企業重大風險事件。”北京某中型券商新三板業務人士表示。

            “差異化信披指引對行業信披有提升作用,也有利于信息有效闡釋和投資者匹配,但是現在市場環境下究竟影響多大,可能還需要市場的檢驗。”付立春認為,“建議既要保留與一般行業信披的共通性,另外針對不同行業的不同指引是有幫助的,但是每個行業還有很多不同公司,公司規模,細分領域也不太一樣,可以用自愿的形式讓企業參加,不須給企業增加強制性負擔。”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