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策 » 正文

      山西省敲定今年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4-04  

        近日,記者獲悉,山西省敲定2015年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將實現完善提質工程上新臺階、農民安居工程有新突破、環境整治有新成效、宜居示范工程開創新局面等。

        完善提質工程要上新臺階。推動農村飲水提質增效,解決6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加快新農村電氣化縣鄉村建設;加快縣鄉公路改造,完成集中連片貧困地區500公里公路建設任務;加大天然氣、煤層氣等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推進燃氣管網進村入戶;推進村莊綠化,在500個村開展村莊道路綠化、環村綠化、街巷綠化、庭院綠化和公共綠地建設;加快農村學校標準化建設,大力促進教育公平;改擴建農村幼兒園300所;加強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統籌城鄉文化資源均衡配置,逐步健全縣、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鞏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整合成果,不斷提高保障水平;建設1000個農村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農民安居工程要有新突破。今年除啟動7.5萬戶、21萬人的搬遷工作外,還將加強地質災害治理、實施4000戶農民地質災害治理搬遷、完成8.5萬戶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和1萬戶農村住房抗震改建試點。

        環境整治工程要有新成效。在去年全面展開城鄉清潔工程的基礎上,集中清掃農村街巷、公共場所,集中清理鄉村存量垃圾,集中清理亂堆亂放,集中整飾村容村貌和治理私搭亂建,做到“掃干凈、擺整齊”,實現“四有、四無、三凈”的目標,“四有”就是:有清掃保潔隊伍、有垃圾收運處置隊伍、有垃圾收運設備、有垃圾處置設施;“四無”就是:無拋灑雜物、無存量垃圾、無亂堆亂放、無殘垣斷壁;“三凈”就是:大街小巷凈、房前屋后凈、村莊周圍凈。要探索山西農村污水治理的模式路徑,就要把污水處理和農村改廁結合起來,鼓勵引導農民因地制宜地選擇雙甕漏斗式、水沖式、沼氣池等模式進行改造;要加強農業生態治理,推進秸稈、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

        宜居示范工程要開創新局面。從2015年開始,山西將在全省啟動美麗宜居示范村創建活動,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創,打造一批家園美、田園美、生態美、生活美、宜居宜業的美麗宜居示范村。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