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策 » 正文

      李光耀世界城市獎:城市規劃界的"諾貝爾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4-04  

        據新加坡總理公署23日公告,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因病于當天凌晨3時18分點去世,享年91歲。

        從今年2月因肺疾入院以來,他的病情一直牽動新加坡乃至全球的注意力,如今終于走完一生。自1965年領導新加坡獨立并出任總理之后,他擔任總理25年之久,卸任后繼續擔任國務資政和內閣資政直至2011年,對新加坡的影響力可謂無人能及。

        “國父”:開創新加坡模式

        李光耀執政期間積極推動新加坡經濟快速發展,開發工業園區,營建“花園城市”,打擊貪污腐敗,推動教育改革。新加坡政府在李光耀任內高效廉潔,助推了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到世界矚目。潘基文稱李光耀是亞洲的“傳奇人物”。

        新加坡“國父”、強權者、周旋于大國之間的兩面派,世人加諸李光耀的標簽很多。這些標簽反映了人們對李光耀治理新加坡方式和結果的解讀:美譽之下亦有指責之聲。

        新加坡,一城即一國,可謂“彈丸之地”。而就是這樣一個被強敵環繞的小國,在李光耀擔任總理的數十年間,實現了政治獨立和經濟繁榮,成為亞洲乃至世界耀眼的經濟奇跡。

        憑借這一奇跡,李光耀不僅在新加坡樹立起了極高的威望,被視作建國元勛、立國功臣,而且在國際社會也贏得了不少贊譽,其“新加坡模式”的經驗也成為各國研究和借鑒的對象。

        美國政治學家塞繆爾-亨廷頓稱贊李光耀是“20世紀最成功的政治家之一”。美國《外交政策》雜志2011年曾刊文稱,李光耀給新加坡留下的遺產使新加坡成為了真正成功的后殖民國家,而這樣的國家屈指可數。當阿拉伯國家逐漸分崩離析,東南亞其他國家還在第二世界苦苦掙扎時,借用李光耀所著長篇回憶錄中一卷的題目來說,“新加坡已經從第三世界國家一躍跨入了第一世界梯隊”。

        李光耀世界城市獎:城市規劃界的“諾貝爾獎”

        說起這位亞洲傳奇人物,不得不提的便是以他名字命名的李光耀世界城市獎。該獎項是新加坡政府設立的一項國際性大獎,被喻為城市規劃界的“諾貝爾獎”。它的“分量”之重,從提名資格和遴選過程就可見一斑。

        李光耀世界城市獎著重于4個城市主旨: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宜居性(Liveability),城市活力(Vibrancy),城市生活質量(QualityofLife)。 與其他城市規劃獎項不同,李光耀世界城市獎更著重于城市的宜居程度,以及永續性的活力。

        該獎項以推薦為提名方式,通過兩層遴選過程,由提名委員會審查所有提名并推薦卓越提名,然后再由李光耀世界城市獎理事會決定最終得獎者。2010年首屆獲獎的是西班牙畢爾巴鄂市,2012年第二屆為美國紐約市,2014年第三屆是中國蘇州 。

        李光耀世界城市獎包括榮譽證書、金質獎牌以及30萬新元獎金(約合20.6萬美元),將于6月新加坡舉辦世界城市峰會期間頒獎。這是新加坡以內閣資政李光耀名義設立的第二個獎項。

        據悉,李光耀世界城市獎不接受自我推薦。它的被提名方只能由都市規劃、建屋、交通管理、都市設計與建筑、節能、都市政策與管理及任何其他相關領域上具有領導地位的學者、政府官員及國際組織領導人組成的第三方推薦。它也可以接受公立或私立組織、非政府組織及學術機構推薦。但提名者在推薦時必須具體說明這些重要領導人及/或伙伴組織在城市都市轉型中所作出的卓遠貢獻。

        所有符合資格的被提名方都將經過李光耀世界城市獎理事會及提名委員會的兩輪嚴格遴選程序。提名委員會將審核所有提名名單并將有潛力的候選方推薦給李光耀世界城市獎理事會。然后由該理事會根據推薦原因評選出獲獎得主。以上兩個評選單位的成員均由公立私立領域廣泛學科的著名業內人士、決策者、學者及專家擔任。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