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消息:棕櫚園林近日在吉林斬獲80億大單,公司將負責吉林省低碳產業園科技生態碳匯區四季城開發建設項目的具體實施工作。
據公告,10月25日,公司與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就上述項目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協議金額約80億元,是公司2010年經審計營業收入12.9億元的6.2倍。該項目投資建設工期為3到5年,預計將對公司2012年~2016年的經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吉林省低碳產業園科技生態碳匯區四季城開發建設項目由單個或若干個單體項目組成,投資總額80億元,采取BT(建設-轉讓)方式運作,長春高新區管委會將在工程竣工決算審計完成后支付項目回購資金,即BT工程決算款。
據悉,截至2011年9月30日,公司總資產、凈資產分別為28.4億元和18.3億元,貨幣資金余額為7.27億元,母公司資產負債率僅為33.21%,公司財務狀況良好,具備較強的對外投資能力。
據悉,上述協議可以包含單個或若干個單體項目組成,管委會作為項目建設主體,負責整體運作長春高新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及土地收儲工作。棕櫚園林出資在管委會轄區內組建項目平臺公司,并在管委會監督指導下負責城市基礎設施工程建設的具體實施工作。
棕櫚園林的平臺公司負責籌措項目建設資金,包括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資金和相對應建設用地的土地整理資金。其中非工程類投資部分(主要指征地拆遷補償資金)按銀行同期利率上浮3~8%計取,計入工程建設成本。長春高新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采取BT方式運作,管委會在工程竣工決算審計完成后支付項目回購資金。但回購資金來源不限于相對應地塊的土地出讓收益,如土地出讓收益不足還款,差額部分由管委會財政收入支付。
協議金額占棕櫚園林2010年營業收入的619.95%,建設周期為3~5年,棕櫚園林預計將對其2012~2016年的經營業績產生一定的影響。
某大型券商建筑行業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述投資協議并不單做市政園林工程,還包括了土地的一級開發。一般情況下,原來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開征土地,即將“生地”變為“熟地”.而像棕櫚園林這樣園林企業進入后,別人能做的能做,別人不能做的也能做,再將生地變為熟地的同時,景觀工程的融入后,整個土地將具有巨大的升值空間。
棕櫚園林認為,上述協議的簽訂,有利于公司與長春高新區管委會建立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協議約定的項目,將成為公司在北方市場市政業務的重要儲備,進一步擴大公司在北方市場的市政業務占有率。
此外,棕櫚園林擬以自有資金出資1000萬元,設立一家全資子公司山東棕櫚教育咨詢有限公司,以充分依托公司現有設計、施工、苗木三大主營業務體系的資源優勢,打造一個現代化的園林教育培訓產業化平臺,滿足公司日益增長的人員內訓需求,降低培訓費用的支出,并實現部分經營性收入。同時,還可為公司進一步拓展黃河三角洲,乃至華北區域的業務奠定人才基礎。
(來源:互聯網)